
德意志银行前主席蔡洪平:宁波硬科技潜力大,AI赋能产业升级
德意志银行投行亚太区前执行主席蔡洪平在宁波分享AI影响、产业机遇及投资建议。他认为AI发展带来变革,硬科技支撑AI应用,宁波在硬科技领域优势显著,可打造硬科技高峰。投资方面,他建议聚焦智能化、无人化硬科技赛道,助力宁

禾赛科技通过聆讯,中概股回港迎来新阶段
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通过联交所上市聆讯,或成首家通过“科企专线”上市企业。其成功为中概股回港提供示范,进入以“硬科技”和“双重主要上市”为特征的新阶段。中概股回港节奏有望加快,香港金融市场改革持续推进,为回

8月私募调研A股超6000次,聚焦硬科技与大健康
8月私募机构调研A股公司超6000次,环比增逾200%,医药生物成最受青睐行业,电子、机械设备等也获关注。私募聚焦“硬科技”“大健康”赛道,捕捉新一轮投资机会。

硬科技主线引领A股机构调研热潮,科技投资风向生变
近期硬科技主线成A股焦点,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等领域获机构组团调研。公募基金等重仓科技股,投研团队转向技术路线研究,科技投资硬碰硬成行业新风向。

上交所举办科创板六周年路演,深化国际投资者交流
上交所举办“聚焦上交所——科创板六周年”专题线上路演活动,吸引近50家国际机构参与。活动介绍科创板发展情况、改革政策及指数化投资成效,展示市场投资机遇与中国资产潜力。上交所将加快推动改革举措落地,助力科创板企

科创板六周年:硬科技企业蓬勃发展,新质生产力势能澎湃
科创板迎来六周年,589家上市公司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蓬勃发展,总市值超7万亿元。研发投入达1681亿元,创新成果显著,进口替代和国际首创不断增加,自主可控水平提升。科创板公司出海势头强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惠理盛今:港股走强与中国资产核心优势
惠理投资盛今指出,港股市场因硬科技革命、新经济崛起及美元走弱而走强。中国资产具备完整工业体系、工程师红利及科技领域全球竞争力,将吸引更多国际资本。A股市场四大方向亦具投资机会。

西安奕材科创板IPO过会 资本市场力挺硬科技
8月14日,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成功过会,成为“科创板八条”后首家未盈利过会企业。公司专注于12英寸硅片研发生产,已是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六的厂商,展现出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企业的支持。

长三角上市公司领航者对话:共谋硬科技与传统制造融合
8月8日,长三角上市公司领航者对话在上海张江举办,宣布系列活动启动。南通及如皋籍企业家积极参与,共谋硬科技与传统制造融合,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A股公司中期业绩亮眼 硬科技板块领跑
据同花顺数据,截至8月8日,154家A股公司已发布中期业绩,超七成净利润同比增长。硬科技、新能源等板块增速快,药明康德、鼎通科技等公司业绩亮眼。中期分红成共性,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深圳南山“X-Day”路演:清华校友硬科技项目引领产业升级
深圳南山“X-Day”西丽湖路演社举办清华校友创业项目专场,涵盖高端装备、具身智能等领域。项目与深圳产业方向契合,吸引多家企业参与,部分项目已获融资,展现南山对硬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支持。

科创板六周年:硬科技领军企业与创新成果齐飞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六年来,科创板聚焦硬科技赛道,孵化培育领军企业,研发投入创新高,成果频出。市值前十公司占比超20%,形成发展格局。科创板成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为科技创新提供多元资本支持。同时,科创板

科创板六载:硬科技生态体系成型,赋能高质量发展
科创板作为硬科技企业培育平台,累计支持589家公司上市,IPO募集资金9257亿元。在生物医药、半导体、信创与新材料等领域成果丰硕,券商与学界专家认为科创板构建了完整生态,全链条制度创新塑造了良性循环,将继续孕育更多科技

陕西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硬科技驱动,资本赋能
《2025陕西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发布,陕西发挥科教资源优势,上市公司数量增长,硬科技后备企业扩容,科技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本赋能构建创新闭环。

A股央国企并购重组聚焦“硬科技”领域
A股上市央国企正通过并购重组强化在“硬科技”、新兴产业领域的布局,专家表示这一趋势是政策引导、产业升级等多方面动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将深刻影响A股并购市场及资本市场格局。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硬科技引领,制度创新驱动
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科创板以硬科技为定位,推动上市企业形成集群效应,从试验田成长为示范田。其致力于服务硬科技企业,累计支持589家企业上市,IPO募资总额达9257亿元。科创板不仅见证企业蜕变,更推动关键核心技

科创成长层落地 券商投行重构业务逻辑
财联社7月30日讯,中国证监会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设置科创成长层。券商投行积极调整项目筛选标准、估值体系及保荐策略,聚焦硬科技与成长性,革新估值体系,平衡监管与市场预期,推动更多前沿领域企业上市

科创板开市6年:推动“硬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科创板开市6年来,上市公司数量增至589家,成为推动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力军。科创板构建了以‘硬科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平台,推动了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吸引了大量优质科创企业上市。科创板公司坚持创新

科创板六周年:服务硬科技,推动“科技-产业-资本”循环
7月25日,“2025中国科创领袖大会暨科创板开市六周年”开幕,上交所副总经理王泊称,科创板六年来聚焦服务硬科技,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未来将继续推动改革举措落地,发挥科创板功能和优势。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硬科技引领,资本市场改革示范田
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以硬科技为定位,推动上市企业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资本市场改革示范田。科创板累计支持589家企业上市,IPO募资总额达9257亿元,不仅见证科技企业蜕变,更以资本之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公募加码科创板,硬科技投资迎新动能
二季度公募持续加码科创板,主动权益类基金配置比例创新高,科创板主题基金阵营快速扩容,规模突破3000亿元,未来将加大科创板主题产品布局。

科创板六周年:制度创新引领“硬科技”发展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六年来,科创板持续推动制度创新与产业升级,成为“硬科技”企业聚集地。目前上市公司达589家,IPO及再融资募集资金超1.1万亿元。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研发投

科创板六周年:打造新质生产力主阵地与资本市场新生态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六年来,科创板成为国内“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IPO与再融资募集资金合计超1.1万亿元,总市值超7万亿元。科创板发挥了改革试验田作用,促进了A股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有力支持了创新

险资加速布局IPO 聚焦硬科技与新能源领域
今年险资举牌次数超去年,达21次,并加速布局IPO赛道。头部险企如泰康人寿、中国人寿、平安人寿等相继出手,聚焦硬科技与新能源领域。政策端和市场端双轮驱动,险资通过IPO战略性布局,提升投资回报预期。

科创板六周年:制度创新助力“硬科技”成长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通过持续的制度创新为科技企业铺就“硬科技”成长跑道。多家企业受益,融资渠道拓宽,科创竞争力提升。未来,科创板制度创新或将持续深化,助力中国科技企业对接全球资源。

科创板六周年:引领制度创新,畅通“科技-产业-资本”循环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科创板持续推动制度创新与产业升级,成为硬科技企业聚集地。目前上市公司达589家,IPO募集资金超9200亿元,在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研发投入是板块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从试验田到新高地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坚守“硬科技”定位,上市公司数量达589家,研发投入总额高达1680亿元,多项数据见证其从试验田蜕变为科技创新新高地,推动中国科技产业迅猛发展。

科创板六周年:硬科技企业聚集,券商高管共话新未来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科创板持续推动制度创新与产业升级,成为“硬科技”企业聚集地。多位券商高管共话科创板,寄语新未来,展望科创板未来发展。

科创板开市6周年:硬科技企业井喷式发展
科创板开市6周年,已拥有58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7万亿元。超60家公司推出全球首创产品,研发强度保持高位,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融资首选地,推动产业升级。

科创板六周年:从“试验田”迈向高质量发展“示范田”
新华财经报道,科创板开市六周年,成为推动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创新引擎。通过深化发行、上市、交易等制度机制创新,吸引大量优质企业上市,提升资本市场活力。同时,科创板持续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科创板6周年:硬科技引领资本市场新变革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6岁生日。6年来,科创板以硬科技为底色,培育大批硬科技企业,推动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同时,科创板坚持创新驱动,研发投入领跑A股,并积极增强投资者回报。

科创板六周年:改革“试验田”成果丰硕,助力“硬科技”企业腾飞
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六岁生日,六年来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成果丰硕。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占比高,成果不断涌现,新质生产力集群壮大。制度创新助力企业成长,畅通“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新一轮改革将促进资源集聚,

科创板六周年:硬科技企业全球突围新起点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多家上市公司掌门人分享与科创板共成长的历程。硬科技企业依托科创板实现从技术跟跑到全球有话语权的跨越,制度创新为创新企业打开成长空间,未来将共筑产业链协同与全球化突围新生态。

科创板六载:硬科技崛起,制度创新显成效
科创板开市六年来,坚守板块定位,深化注册制改革,培育589家上市公司,募资超1.1万亿元,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硬科技企业集群崛起,创新成果加速落地,制度创新持续深化,产融生态日趋完善,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动能。

科创板六周年:助力拓荆科技等“硬科技”企业腾飞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成为支持硬科技企业的重要里程碑。拓荆科技登陆后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盈利增长。科创板政策助力硬科技企业上市,期待未来继续深化改革,吸引更多优质企业,优化估值定价机制。

科创板六周年:制度沃土滋养硬科技,改革深化再启新程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坚守“硬科技”定位,上市公司达589家,总市值超7万亿元。通过制度创新,科创板成为资本市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加速科技与资本良性循环,持续深化改革,引领科技创新发展。

科创板六周年:见证者共话成长与蜕变
六年前科创板开市,以制度创新打破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壁垒。值此六周年之际,《证券日报》邀请15位见证者共话其成长与蜕变,展望改革深化下的机遇与未来。

科创板六周年:聚焦“硬科技” 引领资本市场改革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六年来,科创板聚焦“硬科技”赛道,孵化培育领军企业,总市值超7万亿元。科创板已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平台,研发投入不断攀升,推动前沿技术发展和产业变革,为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丰富

科创板六周年: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投资吸引力增强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满六周年,支持589家企业上市,总市值超7万亿元。科创板已成为中国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研发投入强度领跑A股,为投资者分享中国科技红利创造机遇,投资吸引力持续增强。

科创板六周年:投行转型与科技创新发展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投行业务从“通道业务”向“价值发现”转型,投行角色向“价值伙伴”深度转型。改革举措重塑投行生态,拓宽业务边界,投行需提升价值发现等能力,服务科技创新企业,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发展。

科创板六周年:硬科技引领资本市场新篇章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六周岁生日。六年来,科创板以硬科技为底色,通过制度创新重塑资本市场生态,培育了大批硬科技企业,推动全市场注册制改革落地,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科创板六周年:制度创新驱动硬科技发展
科创板开板六年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构建了适配科技创新企业的生态体系。通过“科创板八条”和“1+6”新政,科创板进一步增强了制度包容性,为硬科技企业提供了更顺畅的融资通道,推动了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系统性变革

科创板六年发展:改革深化,投行转型,赋能“硬科技”
科创板六年发展成就显著,成为“硬科技”企业聚集地。证监会推出“1+6”改革措施,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投行需从“通道中介”向“价值发现者”转型,提升执业质量,适应注册制生态,共同推动中国资本

首批科创债ETF上市 助力“硬科技”发展
7月17日,首批科创债ETF上市,标志着境内债券ETF市场迈入支持“硬科技”发展新阶段。沪市首批6只产品上市首日交投活跃,成交额突破440亿元。

中科创星先导基金首关 聚焦硬科技与AI投资
中科创星在上海举行先导创业投资基金首关仪式,宣布以26.17亿元完成首轮募集,70%资金投向早期硬科技项目,重点聚焦人工智能+,助推新一轮科技变革。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指引发布 深化改革聚焦硬科技
上交所正式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明确科创成长层的定位、企业入层和调出条件等,同时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旨在提升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适配性和支持效能。

硬科技投融资动态:政策、IPO与市场融资概览
本周硬科技领域投融资消息不断,涵盖政策支持、IPO动态及一级市场融资。香港计划年内发稳定币牌照,杭州加速类脑智能产业化,智元机器人否认港股IPO。多企业获融资,包括星海图、云深处科技等,二级市场也有多家企业股权变动。

硬科技投融资周报:香港稳定币牌照进展,智元IPO传闻澄清
本周硬科技领域投融资动态丰富,包括香港稳定币牌照进展、智元机器人IPO传闻澄清、多地政策支持硬科技产业发展,以及多家硬科技企业获得融资和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等消息。

硬科技领域投融资动态:政策、IPO与市场融资概览
本周硬科技领域投融资动态丰富,涵盖政策发布、IPO进展及一级、二级市场融资情况。政策方面,聚焦集成电路计量技术、人工智能政务应用等;IPO方面,智元机器人回应港股IPO不属实,长鑫存储启动上市辅导;市场融资方面,星海图、云

硬科技投融资周报:政策推动与市场动态并存
本周硬科技领域投融资消息丰富,涵盖政策推动、IPO动态及一级市场融资。香港财库局目标年内发稳定币牌照,杭州加快类脑智能产业化,智元机器人否认港股IPO。一级市场星海图、云深处科技等获巨额融资,二级市场仕佳光子、正帆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