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创星先导基金首关 聚焦硬科技与AI投资
新华财经上海7月16日电(记者郭慕清)7月16日,专注“硬科技”的早期投资机构——中科创星在上海举行“先导创业投资基金首关仪式暨硬科技生态合作发布会”,宣布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以26.17亿元完成首轮募集。
记者了解到,作为中科创星首次在长三角设立的硬科技创投基金,这一基金70%的资金将投向早期硬科技项目,并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助推新一轮科技变革加速到来。
新基金首关 70%资金投向早期硬科技
在中科创星上海高质量孵化器举办的先导创业投资基金首关仪式上,中科创星与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19家有限合伙人(LP)进行了合作签约。
据介绍,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注册于上海浦东,基金存续期8年,计划今年底完成募集关闭。基金重点投向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硬科技项目。其中70%的资金将投资于早期硬科技项目,服务“从0到1”阶段的原始创新;30%的资金将投资于成长期项目,助推技术“从1到10”的熟化应用。
签约合作各方将围绕高质量孵化器“超前孵化”和“深度孵化”的战略定位,开展紧密合作,推动资本与技术深度融合,共建硬科技创新生态合作网络。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黄红表示,中科创星在浦东不断探索“超前孵化”“深度孵化”新范式,成功投资孵化了多家企业和项目,展现出“核爆级”的发展潜力。她说,“上海市科委将持续赋能中科创星等高质量孵化器的建设,‘一体一策’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上海国投先导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温治在会上说:“在当前经济形势与产业变革深度交织的背景下,国投先导与中科创星携手,一同为上海先导产业注入信心。”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李浩表示,中科创星完成新基金的首关,以及近期完成全国民营股权投资机构首笔科创债的发行,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市场对硬科技长期主义的坚定信心。
“真诚地向所有支持我们的LP致以最诚挚的感谢,这份信任不仅是资金的注入,更是对硬科技未来十年甚至更长周期的战略共识。”李浩说。
专注AI投资布局助推新一轮科技革命
作为“硬科技”理念的提出者之一,中科创星自2013年成立起持续聚焦科研院所和高校,服务科学家创业,助力优秀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截至目前,中科创星基金管理实缴总规模达138亿元,已投资超过530家具备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
据悉, 中科创星已形成以算力为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的布局,投资孵化出包括智谱AI、智元机器人、驭势科技等在内的一系列人工智能标杆企业,覆盖大模型、机器人、AI Infra(AI 基础设施)等多个关键核心环节。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朝着超微观、超宏观、超复杂、超极端的方向快速发展,且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在活动上以《耐心资本助推人工智能革命——构建硬科技投资新生态》为题进行演讲,他说:“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将全面重塑信息、能源、材料、生命和空间这五大关键领域的发展格局。”
其中,在信息领域,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需要算力、算法和数据作为支撑,均处于快速迭代中。尤其是算力层面,随着大模型的参数越来越多,对高端芯片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光子和量子等技术作为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能够在计算、通信等领域助力人工智能的发展。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训练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因而也对能源提出了更大的需求。长远来看,可控核聚变等新型能源技术的发展,为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巨大的能源需求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这种跨领域的合作与创新,将有助于解决人工智能发展中的能源瓶颈问题。
在材料与生命科学领域,AI for Science正在改写科学研究范式,极大地缩短了新型材料的发现和迭代周期,加速新材料、生命科学、合成生物学等方向的技术进步,同时与具身智能协同,推动高端制造快速变革。
米磊说:“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将协同多方资源共建硬科技创业生态,助推以人工智能、光子技术、量子计算、可控核聚变等为代表的硬科技突破,推动新一轮科技变革在中国发生。”
活动现场,中科创星还与上海天使会进行签约,双方将在“项目挖掘及共享”“项目投资及孵化”“资本网络协同”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本次活动,还邀请了曦智科技、橙科微电子、奇异摩尔等中科创星投资AI代表企业现场路演。
打造高质量孵化器,聚焦超前孵化和深度孵化
上海科技资源集中,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是我国科技创新竞争力和活力最高最强城市之一。近年来,中科创星旗下基金已在上海地区投资了超过60家硬科技企业,投资总额达数十亿元。
2023年底,中科创星成立上海孵化器公司,以“超前孵化+深度孵化”的创新理念,聚焦原始创新硬科技成果应用落地和前沿未来技术培育,获批成为上海首批高质量孵化器。
通常来说,高质量孵化器会把注意力从技术成熟度4-6级的“死亡之谷”环节,前移至1-3级的环节,一方面主动探索“超前孵化”,从原理和论文阶段介入,支持科学家开展原理设计与概念验证;另一方面择优“深度孵化”,参与团队组建、产品研发和商业运营,实现“PI(学科带头人)-IDEA-IP-IPO”的全过程孵化,致力于推动顶尖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
目前,中科创星上海高质量孵化器建设已取得积极成效,原集微、华科冷芯等7个项目进入到“超前孵化”或“深度孵化”阶段。其中,2024 年中科创星关注到二维半导体技术的巨大潜力之后,就与复旦大学包文中教授团队开始探讨二维半导体集成电路商业化的可能性。在完成概念验证后,公司决定对原集微展开深度孵化,协助该团队于2025年初组建创业团队,现已完成对原集微的两轮早期投资。今年4月,包文中和复旦大学周鹏教授联合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宣布制备出世界集成度最高的二维半导体处理器 “无极”,未来有望替代传统硅基芯片。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