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央国企并购重组聚焦“硬科技”领域
一份份陆续披露的公告显示,A股上市央国企正通过并购重组,强化在“硬科技”、新兴产业领域的布局。
国投中鲁(600962.SH)拟购买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跨界至电子工程设计领域;南京化纤(600889.SH)拟购买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购入标的主营产品是实现高端装备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的基础核心部件。
专家表示,出现这一趋势是政策引导、产业升级、企业发展等多方面动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一趋势也正在深刻地影响着A股并购市场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格局和生态。
展望未来,专家认为,央国企在“硬科技”和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并购重组,将呈现技术导向更强、生态化整合、市场化程度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等特征。
瞄准“硬科技”新兴产业
7月5日,国投中鲁披露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电子院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国投中鲁表示,标的公司为我国电子工程领域的领军企业。本次重组有助于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推动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汇聚。
央企在布局,地方国企亦在行动。
6月24日,南京化纤并购重组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南京化纤拟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南京工艺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本次交易前,南京化纤主营业务为粘胶短纤等生产和销售以及景观水供应业务。通过本次重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将变更为滚动功能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据悉,滚动功能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设备的传动系统,是实现高端装备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的基础核心部件。
“近年来,上市央国企通过并购重组在‘硬科技’和新兴产业领域加速布局。”汪昌云表示,央国企在“硬科技”和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布局呈现出规模大、效率高等特征。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国有资本运营中心主任周赟指出,当下,央企对“硬科技”领域的并购呈现出补短板和强产业链的特征。
例如在半导体领域,华大九天(301269.SZ)拟收购芯和半导体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以补足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产业链条。
开源证券分析师周佳指出,本轮央国企“硬科技”并购重组主要表现为三大新特征:政策驱动尤为显著,市场化机制不断深化,技术整合优先。
周佳同时表示,本轮央国企“硬科技”并购重组亦形成两大新趋势:一是国际化布局加速推进,二是产业链垂直整合提速。
在汪昌云看来,上市央国企通过并购重组强化“硬科技”、新兴产业布局,具有多方面的动因。
首先是政策驱动与战略布局。其次,产业升级与资源配置优化的需求。此外,还有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应对外部技术封锁的需要。
汪昌云分析,例如华大九天收购芯和半导体后,其EDA工具链在国产手机芯片设计中的良率从89%提升至98.7%,成功打破垄断。
重塑市场生态,构建全链条能力闭环
央国企聚焦于“硬科技”开展并购重组,对并购重组市场乃至整个资本市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类并购正在重塑并购重组市场生态。”周佳指出,即以国家战略为导向引导资源向 “硬科技” 聚集,推动并购从资本套利转向价值创造。
“中国并购重组市场格局得以重塑。2024至2025年,央国企主导A股并购重组市场,并购金额占比高达四分之三。”汪昌云同时指出,并购重组还提升了上市公司产业集中度。
对于整个资本市场而言,汪昌云认为其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活跃的大规模并购重组可以提高投资者的市场关注度和交易的活跃度;其次,并购重组所涉及公司的估值逻辑将从传统PE或现金流折现法转向技术壁垒和产业链协同估值法。
周佳认为,对整个资本市场而言,这类并购正在改变资源配置逻辑:央国企将优质科技资产证券化,提升上市公司技术含量与产业代表性,使资本市场成为衔接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的枢纽。
展望未来,周赟认为,上市央国企将深化“硬科技”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与横向整合。纵向通过并购上游企业夯实核心供给、减少对外依赖,横向并购同领域企业以汇聚创新资源、攻克共性技术瓶颈。
“双向整合将强化产业链韧性,加速技术协同,推动‘硬科技’领域实现更高效资源配置与更强发展动能。”周赟说。
汪昌云指出,未来央国企在“硬科技”和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并购重组,将呈现技术导向更强、生态化整合、市场化程度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等特征。
具体而言,将聚焦芯片、AI、量子等前沿领域,通过并购突破“卡脖子”技术;从单一企业合并转向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多维协同;创新的并购交易结构将更为常见;通过并购重组将会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周佳预计,未来上市央国企在“硬科技”领域的并购将呈现三大核心趋势。其一,战略聚焦向产业链核心环节深化;其二,整合模式向生态化协同跃迁;其三,市场化机制在并购中深度渗透。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