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加速布局IPO 聚焦硬科技与新能源领域

网络 2025-07-22 22:10:39
市场资讯 2025-07-22 22:10:39 阅读

  今年刚过半,险资举牌次数已超去年,达21次。在“长钱长投”政策导向下,险资正通过IPO战略性布局。近日,泰康人寿、中国人寿、平安人寿等头部险企相继出手,引发市场关注。

  其中,泰康人寿1.79亿元参与峰岹科技H股IPO。业内人士认为,险资举牌与IPO投资双线并进,表明其正从传统固收类资产向权益类资产倾斜。

  IPO赛道频现险资身影

  7月18日,泰康人寿公告称,公司以H股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投资峰岹科技IPO,投资峰岹科技H股的账面余额为1.79亿元,占峰岹科技上市发行H股股份类别的8.69%。

  回顾来看,7月9日,峰岹科技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据悉,该公司是一家电机驱动芯片半导体公司。

  与泰康人寿布局领域不同,中国人寿等公司则将目光投向绿色能源。7月16日,由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投资顾问、中国人寿作为投资主体出资的新能源“巨无霸”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登陆A股,最高募集资金总额可达181.71亿元。其中,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以10.07亿元参与战略配售,获配3.17亿股,成为该项目最大战略投资者。

  于中国人寿而言,早在2021年12月,该公司便以20亿元战略投资华电新能。此次,中国人寿通过IPO战略配售进一步增持华电新能3.01亿股,获配金额9.59亿元,上市后持股达10.97亿股,占比2.68%,仍位列华电新能第三大股东。

  以原始股东的身份参与华电新能A股IPO的还有平安人寿,招股书显示,平安人寿对华电新能持股数量2.19亿股,持股比例0.61%。

  “险资布局IPO科技或绿色能源,或看好未来长期的发展前景,‘双碳’目标的积极推动下,绿色能源、科技创新是未来投资主旋律。”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

  海南纵帆私募基金经理王兆江也表示,险资作为“耐心资本”,通过基石投资、战略配售等方式为IPO企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减少市场短期投机行为。

  或持续聚焦硬科技、新能源领域

  险资加速布局IPO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端和市场端的双轮驱动。

  近日,新版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机制重磅发布。财政部印发的《通知》,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推动保险资金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金融监管总局年内也在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上限最高提至不超过50%。

  聚焦于市场端,业内分析认为,传统固收资产收益率下降,险资需通过权益投资(如IPO战略配售)提升回报。另外,科技与绿色能源赛道增长确定性高。

  “险资‘长钱长投’,一方面是通过提升OCI账户投资比例,来达到平滑利润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挤入IPO赛道,提前锁定优质资产。”郭施亮表示。

  未来,险资可能在二级市场积极寻找低估值、高股息的优质资产,基于此,郭施亮表示,需要关注的是,随着市场行情回暖,这类资产机会可能会减少,险资开始转投IPO市场。

  对于险资IPO布局的未来趋势,王兆江认为,或持续聚焦硬科技、新能源领域。预计未来三年,国有险企在相关领域的持仓占比可能从8%—10%提升至15%—20%,年增资金2000亿—3000亿元。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