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六周年:硬科技引领资本市场新篇章

网络 2025-07-21 13:25:30
股市要闻 2025-07-21 13:25:30 阅读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钟国斌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6周岁生日。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挂牌上市,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试验田”应运而生。

6年来,科创板以“硬科技”为底色,通过制度创新重塑资本市场生态,培育了大批“硬科技”企业,推动全市场注册制改革落地,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截至7月22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达589家,总市值约7.35万亿元,IPO及再融资募集资金超1.1万亿元。

在中国证监会领导下,上交所坚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深化制度机制创新,改革效应不断放大。“科创板八条”发布实施一年来,科创板改革“再出发”,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

聚焦“硬科技”企业上市,助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硬科技”企业,建立了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等制度。6年来,科创板已成为资本市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实践。“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科创板新上市公司16家,IPO募集资金149亿元,覆盖半导体、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新兴领域。

截至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589家,公司上市后成长性良好。以2019年为基数,近5年科创板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9%和9%。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中,已有22家实现盈利并“摘U”。

发挥板块示范和集聚效应,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创板重点服务战略新兴产业,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形成示范和集聚效应。以集成电路为例,科创板集成电路上市公司达120家,涵盖芯片设计、制造等各环节,汇聚了中芯国际等行业龙头,推动提升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自主化水平。

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创板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总额达1680亿元,是科创板净利润的3倍多。35家科创板公司在细分行业或单项产品上排名全球第一,124家公司排名全国第一。累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

畅通“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助力服务科技创新市场生态

科创板的推出,对于畅通“科技-产业-资本”循环,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创板激发了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热情,带动形成了“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风气。科创板已形成由宽基、主题、策略等指数构成的指数体系,目前指数数量已达到29条。

发挥改革“试验田”功能,助力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有效发挥改革“试验田”功能,在发行、上市、交易、退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科创板八条”发布后,陆续制定或修订发布20项制度规则,着力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包容性与适配性。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