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开市六周年:从试验田到新高地
“硬”字引领,六载同舟。今天,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
回望科创板开市之初,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如今,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589家。六年来,科创板始终坚守“硬科技”定位,聚焦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通过构建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制度、灵活便捷的股权激励制度和市场导向的并购重组制度,成为资本市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八成;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总额高达1680亿元;379家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65家公司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50家公司主营产品被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这一系列数据,见证了科创板从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蜕变为科技创新的“新高地”,有力推动了中国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
回望来时路,科创板引导资金活水精准浇灌科技创新,为科技企业营造了一个更加开放、包容、高效的资本市场环境。正是得益于科创板丰沃的投融资土壤,一些科创板上市公司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展望奋进路,科创板将继续以包容性土壤滋养核心技术突破,以制度活水灌溉实体经济。
日前,监管部门推出一揽子制度改革,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能级再上新台阶。这些举措进一步明确了科创板服务“硬科技”企业的方向,为更多科技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拓展了广阔舞台,为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科创板力量。
厚积薄发,行稳致远,科创板改革“再出发”,以制度创新灌溉实体经济,书写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新篇章,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