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系列(九):从COMPONENTS到FUNCTIONS 看手眼协作、大小脑协同的投资机会
2022年10月特斯拉提出人形机器人OPtimus硬件设计方案,遵循第一性原理,包括14个旋转执行器+14个直线执行器,并预计未来全球有上亿台市场需求。
人形机器人首先是要造好一个人形机器人本体。此前对人形机器人零部件设计有比较多的探索,但是一是人形机器人应用需求没起量,没有批量化场景应用,对零部件需求不大;二是零部件方案没有收敛,所以对各类零部件的需求并不明确。
特斯拉引领下,人形机器人开始更快推进产业化落地,市场批量化应用的预期提振,对零部件的量产的关注度提升。一方面,按照100万台量产计算零部件需求弹性大,另一方面,以行星滚柱丝杠为代表的核心零部件的批量化加工制造工艺仍然存在一定瓶颈。
同时,人形机器人作为全球AI发展落地的重要方向,而国内零部件厂商能够凭借性价比、配合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切入海外T链,是国内参与全球AI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以T链为核心的零部件体系供应链成为关注焦点。
目前在人形机器人的产品形态上,相比于特斯拉的Optimus方案,已经有更多形态的演进,多元化特征比较明显。
双足+直线关节+旋转关节:Optimus、开普勒、小鹏机器人 双足+纯旋转关节:1X Tech、波士顿动力、Figure AI、优必选(大部分型号)、乐聚机器人、智元机器人(大部分型号)、宇树、星动纪元、傅利叶智能、松延动力、众擎机器人、逐季动力等
双足+轮式:广汽集团、腾讯
轮式:智元机器人(部分型号)、银河通用、帕西尼等
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均在积极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发展,高屋建瓴的政策+配套产业基金+具体“产学研”机构是个相对完整且成熟的模式。
政策:2023年11月工信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1)3-5年发展路线: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2027年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2)重点产品方向:即整机、传感器、高密度执行器、控制器、动力能源等。3)具体应用场景:即特种领域、制造业典型场景、民格及重点行业等几个具体应用方向。
“产学研”机构:我国已成立多家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创新中心作为串联政府、产业、学界等各方的发展平台,将持续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落地。
产业基金:根据人形机器人联盟公众号,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等10多个地方政府建立和筹备建立产业基金,规模从2亿元至100亿元不等,国资基金总规模超过700亿元,投向机器人本体、产业链零部件、具身智能、创新应用等方向。
1、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突破不及预期。当前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前期已有一定基础,但在关键基础部件、操作系统、整机产品、领军企业等方面存在短板。若在运动控制、运动执行器等方面核心技术突破不及预期,将直接影响国内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
2、人形机器人量产化落地不及预期。当前人形机器人量产化需解决量产工艺及成本问题,若量产化不及预期,将直接影响产业链整机设备、零部件的需求放量。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