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日报:50Y国债发行?一般谁买?

证券之星 2025-05-24 08:20:06
股市要闻 2025-05-24 08:20:06 阅读

一、今天50 年国债发行利率高于二级

    5 月23 日,年内首只50 年超长期特别国债“25 特别国债03”完成发行招标,加权中标收益率为2.1%。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数据显示,5 月22 日,50 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2.025%,相比之下,25 特别国债03 发行定价明显高偏7.5BP,反映机构对于超长债的投资需求不足,一级认购情绪较弱。25 特别国债03 招标结果公布后,债市收益率普遍回调,其中30y 国债活跃券收益率短线上行近1BP,最高触及1.9300%。

    二、超长期限国债一般谁在买?

    1、保险公司是50Y 国债二级市场的主要承接主体。从二级市场来看,净卖出主体为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主要是从一级市场承销拿券、二级市场分销卖出;净买入主体包括保险、基金以及理财(主要通过委外),其中保险机构是主要净买入机构,近年来保险机构存在缩小资产负债久期缺口的需求,因此加大对长久期债券的配置。2022 年以来,50Y 国债各类净买入主体中,保险净买入规模占比接近98%。

    2、保险净买入50Y 国债以新券为主。2022 年以来保险公司净买入50Y 国债中,新券、老券占比分别为74%以及26%。

    3、50Y 国债发行大月保险净买入多放量,2024 年来新券承接比例下降。在发行月份可以观察到保险净买入规模有明显抬升,2022 年以来,50Y 国债发行月份和不发行月份,保险月均净买入50Y 国债规模分别为109 亿元、12 亿元,其中主要是净买入新券放量所致。进一步,若观察50Y 国债新券发行月份保险承接的比例,2022 年-2024 年平均水平为36%。值得关注的是,2025 年2 月50Y 国债新券发行后,当月保险净买入新券规模维持低位,新券承接比例为3.2%,明显低于2022-2024 年的平均水平,或说明今年在超长债前置发行的情况下保险对50Y 国债新券的配置需求减弱,也可部分解释本次超长期特别国债一级发行偏弱。

    4、保费增长放缓叠加配债淡季,或导致50Y 国债新券认购需求偏弱。(1)从资产负债期限匹配的角度出发,保险公司投资50Y 国债的需求或与人身险保费收入正相关。2025 年一季度,保险公司人身险保费收入累计为17878 亿元,同比增速仅为0.2%,明显弱于2023-2024 年同期10.7%的增长水平,在以置换债为主的超长债前置发行的情况下,弱化保险公司对于其他长久期债券的配置需求。(2)从净买入季节性来看,一季度保费“开门红”资金涌入后,3 月保险配债规模多放量至年内高点,“开门红”淡化后二季度配债需求相应弱化,其中5 月份净买入规模则为季度内低点,或也导致50Y 国债新券认购需求偏弱。

    三、超长期国债发行进入加速期

    1、2025 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进度较去年同期更快,1.3 万亿安排在4-10 月份发完。若假设维持每期均匀发行的规律,则20 年规模为3000 亿、30 年规模为8500 亿、50 年规模为1500 亿。

    2、预计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高峰在5 月至9 月,目前已进入发行加速期。

    推测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高峰在5 月、8 月和9 月(单月规模有望达到2400亿附近),其次是6 月和7 月(单月规模有望达到1900 亿附近),10 月发行接近尾声,规模可能较为有限。此外,本次财政部对超长期国债的发行安排同样延续2024 年以来超长期普通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交替发行的规律,在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期间超长期普通国债停止发行,直至10 月发行完毕后,11 月超长期普通国债重启发行。往后看,在长债供给放量后的季末窗口,需要继续关注大行或因久期指标考核调仓带来的长债估值波动风险,以及央行是否重启买债工具等关键因素。

    风险提示:保险公司保费增长不及预期,资金面超预期收敛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