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东通财务造假受罚 涉嫌强制退市
近日,*ST东通因连续四年虚增收入和利润,涉嫌财务数据虚假记载,受到证券监管部门行政处罚事先告知,拟被罚款2.29亿元,7名责任人合计被罚4400万元,实际控制人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同辉信息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遭北京证监局处罚
9月5日晚间,同辉信息公告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北京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涉及连续四年财报虚假记载,实控人夫妇遭市场禁入,公司净利润连续亏损。

金融监管重拳出击:华夏银行领8725万天价罚单,工行前高管被公诉
9月5日金融监管总局披露多条行政处罚,华夏银行因多项违规领8725万罚单,浙商银行、建信投资亦受罚,工行2名前职员遭禁业处罚,工行资管部原总经理被公诉。

3家退市公司遭重罚,监管力度持续加大
近日,3家退市公司因信披违法违规被行政处罚,引发市场关注。监管部门对退市公司违法行为零容忍,退市违法必究成常态。未来,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提高资本市场违法成本,维护市场公平。

华扬联众遭处罚,下周31股解禁市值达234.81亿
华扬联众因未披露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少计提坏账准备遭北京证监局处罚,公司股票将变更为ST华扬。下周31只股解禁,市值234.81亿,容百科技、振华风光解禁规模居前。部分解禁股获机构调研,业绩预告显示部分个股亏损。

基金经理李丹“老鼠仓”操作被罚 监管零容忍
天津证监局对基金公司前基金经理李丹“老鼠仓”操作处以60万元罚款,李丹利用职务便利控制他人账户趋同交易,交易亏损。此案体现监管部门对“老鼠仓”零容忍的打击态势,多起类似案件均受到严厉处罚。

公募“老鼠仓”亏损案:国寿安保基金前经理被罚
天津证监局披露公募基金经理李丹“老鼠仓”亏损案,其趋同买入管理基金3311.97万元被罚60万,涉及国寿安保核心产业基金。李丹任职期间该基金累计亏损7.77%,近年证监会对基金行业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基金“老鼠仓”案:李丹被罚60万,合规警钟再响
天津证监局对基金经理李丹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行为作出处罚,罚款60万元。涉事者被指为国寿安保基金前基金经理,公司回应称系个人行为。案件揭示基金行业合规挑战,监管高压态势持续。

基金经理李丹趋同交易亏损被罚,国寿安保基金回应
天津证监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基金经理李丹在任职期间控制另一证券账户从事与基金未公开信息相关的交易活动,相关交易与基金趋同但亏损,被处以60万元罚款。国寿安保基金回应称系个人行为,将持续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ST高鸿涉嫌信披违规 遭证监会巨额罚款及退市风险
证监会近日对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ST高鸿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公司长期开展无商业实质业务虚增收入利润,拟被罚款1.6亿元,并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证监会严打内幕交易 9人被罚超1300万元
证监会集中披露9份行政处罚决定书,8份剑指内幕交易,9名当事人合计被罚超1300万元,多人亏损。证监会持续强化监管,严惩内幕交易等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东海证券因金洲慈航旧案被重罚 IPO之路添障碍
8月4日,东海证券公告称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因金洲慈航旧案被罚没6000万元。该处罚金额相当于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2.5倍,且东海证券目前正在A股IPO辅导中,此次处罚无疑将给其IPO之路增添障碍。

四家“问题险企”清算完毕,监管顶格处罚显决心
四家“问题险企”华夏人寿、易安财险、天安人寿、天安财险相继迎来大清算,监管部门公布行政处罚信息,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顶格处罚,体现了“强监管、防风险”的导向,释放出对保险业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的坚决态度,为保险业

华夏人寿遭重罚 业务许可证被吊销
8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更新行政处罚信息,华夏人寿被吊销业务许可证,多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罚款、禁业等。华夏人寿主要违法违规行为包括报告虚假记载、客户信息不真实等。监管批复瑞众人寿整体受让华夏人寿保险业

金融监管总局重拳出击:农发行、进出口银行遭重罚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多家银行进行行政处罚,其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因信贷资金投向不合规等被罚1020万元,中国进出口银行也因超授信发放等被罚1810万元。

金融监管总局重罚农发行1020万 信贷违规成焦点
8月1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因信贷资金投向不合规等问题,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罚款1020万元,凸显监管对金融合规的严格要求。

力源科技财务造假涉刑 监管力度与效率双提升
力源科技成今年7月第6家因财务造假涉刑的上市公司,实控人沈万中被判刑并罚款。财务造假发生在2021年,监管发现问题及时,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紧密衔接,体现监管力度与效率双提升。

市场监管总局上半年加强反垄断监管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今年上半年,市场监管总局围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强反垄断监管执法,立案调查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11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罚没款合计6.32亿元,并推动公用事业领域反垄断合规建设。

厦门证监局严惩证券从业者违规炒股行为
7月23日,厦门证监局发布3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涉及3名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其中“95后”从业者成交近千万,被罚款4万元,彰显监管对证券市场违规行为的零容忍。

宏利基金因外汇违规被罚7万 已妥善解决推进在华业务
外商独资公募宏利基金因违反外汇登记管理规定被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警告并罚款7万元。宏利基金表示,该事件发生在5年前,已妥善解决,后续将推进在华业务。宏利基金是国内首家合资转外资的公募基金公司,管理总规模达95

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频发 监管重拳出击
7月23日厦门证监局披露3张涉及证券从业人员违规买卖证券的行政处罚决定书。2025年上半年各地证监局已发布10张此类罚单,监管对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行为持续强化执法。

厦门证监局三张罚单直指券商违规炒股
厦门证监局发布三张行政处罚决定书,针对券商从业人员违规买卖证券行为,金圆统一证券王健、长城国瑞证券郑瀚与陈仲宾三人被处罚,罚款金额均为4万元,凸显监管对券商违规炒股的严打态势。

酒店分装洗发水被罚 化妆品合规经营引关注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市场监管局发布两起酒店分装洗发水、沐浴露的行政处罚案件结果,揭示化妆品分装带来的安全隐患及法律风险,强调化妆品行业合规经营的重要性。

三硅酸镁原料药垄断案:潍坊中源被罚没3765万元
三硅酸镁原料药被垄断后价格上涨约30倍,山东潍坊中源医药有限公司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被罚没3765万元,另有4家企业因提供虚假材料各被罚20万元。原料药市场垄断影响产业链,反垄断调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资本市场财务造假惩防力度显著增强
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保持全方位追责打击,行政罚单增多,刑事追责力度加大,民事获赔路径拓宽。一年多来,证监系统开出165张罚单,罚没约37亿元,形成立体化惩戒约束体系。

基金从业违规炒股被罚 夏某婕等案例引关注
红星资本局报道,上海证监局公布行政处罚决定书,基金从业人员夏某婕违规炒股被罚3万元。近年来,基金从业人员违规炒股或因“老鼠仓”被罚情况频发,引发市场关注。

90后公募员工违规炒股未申报 被罚3万元
90后公募员工夏某婕因控制使用他人账户炒股4年未申报,被上海证监局罚款3万元。此前,也有基金从业人员因类似违规行为被罚,凸显了基金行业对从业人员证券投资申报的严格监管。

基金从业人员违规投资遭处罚 警示合规申报重要性
近日,上海证监局公布一项行政处罚决定,某基金从业人员因使用他人证券账户进行证券投资未事先申报,被处以三万元罚款。此前也有类似处罚先例,提醒基金从业人员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合规意识。

基金从业人员违规投资未申报遭处罚
近日,上海证监局公布对基金从业人员夏某婕的行政处罚决定,因其使用他人证券账户投资未事先申报,被处以三万元罚款。此前也有类似处罚先例,强调基金从业人员应加强合规意识。

基金从业人员违规投资遭处罚,合规意识待加强
近日,上海证监局公布对基金从业人员夏某婕的行政处罚决定,因其使用他人证券账户投资未事先申报。此前也有多起类似违规案例,凸显基金从业人员合规意识的重要性。

证监会处罚曹健内幕交易 获利559万被罚没2239万
证监会更新披露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曹健内幕交易行为立案调查,决定没收其违法所得559.85万元,并处以1679.56万元罚款。曹健在获悉内幕信息后,控制多个账户买入相关股票,交易行为异常。

云内动力年报虚假记载遭罚 股票变更为ST云动
7月8日晚,云内动力公告称因2021、2022年年报虚假记载,被云南证监局责令改正并罚款600万元,股票简称变更为ST云动,涨跌幅限制5%。公司将对财务报告进行更正调整。

东海证券因金洲慈航重组案被罚没6000万元
东海证券因在金洲慈航2015年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中未勤勉尽责,被证监会“没一罚三”,合计罚没6000万元。案件历经近两年五个月调查,东海证券表示将深刻反省,提升投行执业能力。

三盛教育退市后收罚单 被罚1500万元
三盛智慧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退市近1年后收到罚单,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北京证监局立案调查并处罚1500万元。该公司曾因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虚假记载等信息被处罚,退市整理期首日股价暴跌46%。

重庆证监局重罚郑某违规交易万里股份
重庆证监局披露行政处罚决定书,郑某控制24个股票账户违规交易万里股份,持股超30%未报告,被处以4250万元罚款及市场禁入3年,责令10日内披露《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华阳集团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处罚
7月1日晚,华阳股份等披露华阳集团收到山西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拟处罚。此前华阳集团因占用阳煤化工资金被立案,现调查结果出炉,华阳集团及相关责任人面临罚款。

*ST紫天因财报造假等被处罚 警惕退市风险
福建证监局对*ST紫天拒绝阻碍执法、财报造假及未按期披露年报等行为作出处罚。公司虚增收入近25亿元,面临退市风险,股价年内已下跌近60%。

中银理财因违规被罚1290万,已整改完毕
6月27日,金融监管总局披露中银理财因非标债权投资管理不到位等违规行为被罚款1290万元。中银理财回应已整改完毕,专家提醒投资非标债权需谨慎,穿透底层资产。

财咖啡再遭处罚:基金销售系统灭失,合作公募“割席”
第三方代销机构财咖啡因基金销售系统及灾难备份系统灭失遭行政处罚,罚款30万元并责令停止基金服务业务。此前已多次因违规被采取监管措施,且联系不上。多家公募与其终止合作,代销基金数量大幅减少。同时,财咖啡还卷入多起

证监会重拳整治中介机构财务造假
证监会披露多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涉及大信所、海润所、中喜所、中审众环所等中介机构,因审计报告虚假记载或文件重大遗漏等问题被罚,彰显了对财务造假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

证监会重拳出击内幕交易 罚没金额创新高
6月20日晚,证监会发布11份内幕交易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没金额约5850万元。今年以来,证监会已披露68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中34份涉及内幕交易。监管部门持续高压打击,维护市场公平与投资者权益。

网信办发布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规定
国家网信办发布《网信部门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规定》,规范网信部门行政处罚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大华银行(中国)广州分行遭罚 战略转型深化对公业务
6月23日,大华银行(中国)广州分行因贷款业务违规被罚30万元。此前,该行也因违规收费被罚。大华银行(中国)正积极推动战略转型,深化对公业务,精简个人业务,并已宣布转让个人业务。

证监会修订券商分类评价规定 强化合规监管
中国证监会就《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重点突出“打大打恶”导向,优化评价结果下调手段,通过行政处罚和自律处分扣分机制实施动态监管,强化券商合规经营意识。

证监会严打内幕交易 多人被“没一罚五”
证监会更新披露多则行政处罚决定书,均指向内幕交易。陈金全、张郁、黄鹏飞和刘乙萱等人因内幕交易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高额罚款,彰显严打决心,政策信号持续释放。

深圳华强财务公司因整改不到位被罚40万
6月20日,深圳金融监管局公示行政处罚信息,深圳华强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因现场检查发现问题整改不到位被罚款40万元,同时对董事长赵骏给予警告。此次处罚凸显金融监管严格性,对金融机构合规经营提出更高要求。

直播电商“职业弹幕人”首案:北京某公司被罚10万
北京商报讯,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出10万元罚单,查办直播电商“职业弹幕人”首案。该公司通过雇佣“职业弹幕人”虚构产品功效,制造虚假流量,最终被处以行政处罚。

陆家嘴信托因多项违规被罚 房地产业务成重灾区
6月20日,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因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等多项违规行为被青岛金融监管局罚款420万元。2024年,该公司已收到3张与房地产业务相关的罚单,涉及罚款金额巨大,且财报数据显示其营收、净利润均下滑,自营资产不良率

中国东方资管屡收罚单 涉及不良资产等多项违规
6月2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西省监管局对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分公司罚款120万元,相关责任人罚款41万元。近年来,中国东方资管因不良资产收购等违规行为屡收罚单,涉及金额从数十万到千万级别不等。

证监会严惩陈金全内幕交易 罚款合计2894.95万元
证监会日前对陈金全内幕交易行为立案调查,决定没收其违法所得578.99万元,并处以2894.95万元罚款。陈金全与内幕信息知情人接触并突击买入股票,交易行为异常,证监会对其申辩意见不予采纳。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