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央行下半年工作会议:持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强调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等,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

央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
央行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强调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力度,促进金融市场利率下行,防范金融风险,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拓展贸易项下人民币使用,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熊猫债市场扩容提质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消息,摩根士丹利成功发行20亿元熊猫债。熊猫债市场持续扩容提质,累计发行量突破1万亿元,成为国际机构多元融资重要选项,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025Q2宏观金融报告:推动储备货币多元化与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宏观金融分析报告,指出国际货币体系不确定性上升,中国需推动储备货币多元化,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重视全球稳定币发展,构建区域金融安全网。

2025跨境支付变革:AI赋能与牌照布局双轮驱动
2025年上半年跨境支付领域经历变革,AI技术深度应用与全球牌照布局并行,推动行业向高效智能、全球化方向迈进。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牌照拓展,提升跨境支付效率与安全性,为人民币国际化及新兴市场金融发展注入新动能。

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在即 概念股风起云涌
随着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稳定币发行进入倒计时。港股和A股市场稳定币概念股大放异彩,多只个股涨幅惊人,部分甚至成“10倍大牛股”。同时,多家公司配股融资布局稳定币业务,市场人士提示短期过热风险,需关注企业实

中金公司研报:稳定币或成新型基础设施 探讨中国应对之策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稳定币有潜力成为新型基础设施,分析了参与方激励相容机制,展望其对金融市场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并探讨中国应对之策,强调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是优先之选。

稳定币浪潮:金融变革与中国应对策略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组织圆桌讨论,聚焦稳定币发展趋势及经济社会影响。专家指出稳定币反映金融体系深刻变化,中国需积极应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完善监管框架,以在全球金融格局中寻求突破。

人民币汇率稳中趋升 把握国际化有利时机
7月2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调升至7.1385,创2024年11月6日以来新高。美元指数波动及美联储降息预期未影响人民币汇率平稳,中国经济基本面支撑下人民币汇率有望温和走强,专家建议把握人民币国际化时机。

外汇局:上半年跨境收支创新高 人民币占比达53%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上半年非银行部门跨境收支合计7.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创历史同期新高,人民币占比达53%。银行结汇售汇规模2.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显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活动活跃。

财政部在澳门发行60亿人民币国债 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7月16日,财政部在澳门发行60亿元人民币国债,认购总额达365.2亿元,凸显投资者信心。此次发行是香港、澳门债券市场基础设施联通后的首笔澳门人民币国债,吸引多国投资者参与,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财政部在港澳发行人民币国债,助力金融市场发展
7月16日,财政部在澳门成功发行60亿元人民币国债,年内还在香港发行多期。人民币国债为离岸投资产品提供定价基准,丰富港澳人民币资产供给,深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升人民币资产全球吸引力。

华夏基金香港推全球首只人民币代币化基金
7月17日,华夏基金(香港)宣布推出第二批代币化基金,其中“华夏人民币数字货币基金”成为全球首只人民币代币化基金。香港特区政府推动资产代币化发展,代币化基金正成为机构布局数字资产的重要入口,预计2030年全球规模将突破4

加密货币法案新进展:港股相关股票暴涨
美国众议院推进加密货币法案立法程序,特朗普支持,蓝港互动等港股相关股票暴涨。香港积极布局稳定币,形成双轨监管格局,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试验田。

点心债与熊猫债:人民币债券双星闪耀,协同推进国际化
本文聚焦点心债与熊猫债两大人民币债券市场明星产品,分析其近年发行规模、市场活跃度及政策利好。指出两者协同构建人民币跨境投融资闭环,共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跨境人民币结算增长,彰显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上半年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创新高,货物贸易进出口持续增长,彰显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坚挺与韧性。企业青睐人民币结算以规避汇率风险,金融机构也在创新服务方式。

熊猫债市场半年度盘点:规模创新高,国际化进程加速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熊猫债市场半年度盘点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注册规模同比增长165%,发行规模达844亿元。熊猫债作为境外机构在华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正成为国际知名机构重要融资渠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熊猫债发行规模破千亿,中国债券市场吸引力增强
今年以来熊猫债发行规模突破1000亿元,外商独资和外资企业发行占比提升。低利率环境下熊猫债发行利率普遍较低,市场吸引力增强。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下,熊猫债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进展与影响
香港证监会正积极推动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技术准备进展顺利。此举将降低跨境投资门槛,提高投资收益,并有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在跨境投资中的作用。

央行连续8月增持黄金 优化储备推进国际化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央行已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规模达7390万盎司。此举旨在优化国际储备组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及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展现了对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敏锐把握。

央行连续8月增持黄金 优化储备与国际化并行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央行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规模达7390万盎司。此举既优化国际储备组合,又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基础,并有效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展现中国智慧。

央行八连增黄金储备:优化储备、推进国际化、应对不确定性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央行已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黄金储备规模达7390万盎司。此举旨在优化国际储备组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及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展现了对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敏锐把握。

央行连续8月增持黄金 彰显战略布局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央行已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规模达7390万盎司。此举旨在优化国际储备组合、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基石,并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展现战略布局。

央行连续8月增持黄金,展现国际货币体系变革敏锐把握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央行已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黄金储备规模达7390万盎司。此举旨在优化国际储备组合、夯实人民币国际化信用基石及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展现对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敏锐把握。

央行黄金储备“八连增”:优化储备、推进国际化、应对不确定性
截至6月末,我国央行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规模达7390万盎司。此举旨在优化国际储备组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展现了对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敏锐把握。

债券通“南向通”扩容,非银机构迎新机遇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完善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等非银机构。此举将便利非银机构布局境外债券,提升香港债券市场活跃度,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债券通“南向通”扩容,助力境内投资者布局境外债券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完善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非银机构,助力境内投资者布局境外债券市场,提升人民币资产国际吸引力。

债券通“南向通”扩容 助力境内投资者布局境外债券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优化措施,扩大债券通“南向通”境内投资者范围,包括券商、基金等非银机构,预计年度额度也将上调,为香港债券市场注入新流动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债券通“南向通”扩容,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优化措施,完善债券通“南向通”机制,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非银机构,预计年度额度或也将扩容,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香港债券市场活跃度。

债券通“南向通”扩容优化,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优化债券通“南向通”机制,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非银机构,提升香港债券市场活跃度,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注入新动力,同时期待互换通“南向通”推出以管理利率风险。

债券通“南向通”扩容优化,助力境内投资者布局境外债券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完善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非银机构,便利境内投资者布局境外债券市场,年度额度或上调,同时期待互换通“南向通”推出以管理利率风险。

债券通“南向通”扩容,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投资者将扩容至四类非银机构,拓宽离岸回购应用场景,可交易币种增加。此举有望缓解境内“资产荒”压力,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迈向制度型开放,加快人民币资产国际化进程。

债券通“南向通”扩容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债券通“南向通”业务迎来扩容政策,加入非银机构并优化回购业务。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为债券通发展注入新动能,提升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竞争力,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债券通优化扩容:非银机构入场与金融互联互通新篇章
7月8日,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宣布债券通优化扩容,非银金融机构入场,提升市场流动性与深度。优化措施有助于境内外金融市场实现更深层次互联互通,扩大资本双向流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同时需防范套利及波动风险。

跨境支付概念走高,央行新规助力CIPS发展
7月7日跨境支付概念震荡走高,多股涨停。央行发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明确CIPS参与者流程,强化其全球竞争力,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多家证券机构看好跨境支付未来增长空间。

人民币跨境支付新规:CIPS修订与国际化新篇章
中国人民银行修订《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并公开征求意见,新规旨在优化参与者准入机制、强化风险防控。CIPS作为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主渠道,已累计处理支付金额超675万亿元,参与者遍布全球,未来将继续扩容并提升功

南向资金上半年净流入港股超7300亿,推动市场与产业协同发展
今年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超7300亿港元,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南向资金为港股市场输入资金,增强定价权,缓解流动性压力,并重点流向科技、新消费等领域,促进两地产业协同发展。同时,南向资金以人民币跨境投资,促进人民币国

南向资金上半年净流入港股超7300亿,推动市场与产业协同发展.
今年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超7300亿港元,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南向资金为港股市场输入资金,增强定价权,缓解流动性压力,并重点流向科技、新消费等领域,促进两地产业协同发展。同时,南向资金以人民币跨境投资,促进人民币国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深化 未来发力点明确.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深化,在支付、投资等领域稳步提升,但与主流国际货币仍有差距。未来将扩大双边本币互换规模,挖掘跨境支付需求,探索数字货币应用。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深化 未来发力点明确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深化,在支付、投资等领域稳步提升,但与主流国际货币仍有差距。未来将扩大双边本币互换规模,挖掘跨境支付需求,探索数字货币应用。

美国稳定币立法突破:影响与人民币应对策略
美国近期推动稳定币立法实现重大突破,旨在解决短期国债资金来源、强化美元霸权及掌控新型数字支付体系。全球稳定币市场发展将推动加密货币市场、引发货币竞争,并对人民币国际化与数字人民币带来挑战与机遇。

上金所香港设国际板仓库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2025年6月26日,上金所在香港正式启用国际板指定仓库,并上线黄金交易合约。此举有助于提升人民币计价黄金的投资偏好,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提升香港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

人民币国际化新机遇:金融开放与渣打银行视角
随着中国金融开放政策深化,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新机遇。渣打银行高管分享见解,人民币国际化从贸易结算向投融资深化,应用场景拓展,外资机构看好潜在业务空间。

华泰证券:稳定币发展迅猛,监管与机遇并存
华泰证券宏观研究报告指出,稳定币市场规模迅速扩张,年复合增长率超100%,未来规模或达4万亿美元。其发展受益于多重因素,但监管与风险并存。美元稳定币短期有优势,中长期或面临竞争。港币、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发展关键在于做

跨境支付迎利好 板块个股股价飙升
6月23日,东方财富跨境支付板块大涨,优博讯、四方精创等多股涨停。央行与香港金管局联合启动“跨境支付通”,提升跨境支付效率,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四方精创虽未直接参与,但股价受概念影响上涨。优博讯则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助

跨境支付通上线 跨境支付板块活跃
6月22日,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两地居民可实时办理跨境汇款。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均认为,跨境支付通将促进经贸往来,建议关注跨境支付新模式与新业务。

四大证券报精华:科创板改革、A股展望与人民币国际化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科创板改革聚焦科创企业识别,A股下半年有望震荡抬升,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探索,以及ETF产品流动性问题受关注。市场各方积极协同,探寻系统化解决方案,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跨境支付通上线:内地香港支付互联互通新里程碑
6月22日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首笔业务落地深圳,实现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多家银行同步推出优惠活动,跨境支付通成为银行跨境业务新增长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跨境支付通上线:内地香港金融合作新里程碑
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启动跨境支付通,支持两地居民跨境汇款,提升人民币跨境零售便利度,推动国际化进程,实现高效、便捷、安全的跨境支付服务。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多维度协同推动发展
界面新闻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中国已初步建成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随着跨境支付体系多元化发展,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在国际贸易结算与跨境支付领域规模翻倍,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