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汇改十周年: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与国际化进程

网络 2025-08-11 00:45:21
外汇 2025-08-11 00:45:21 阅读

  本报记者刘琪韩昱

  10年前的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完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即“8·11汇改”),以增强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

  此次改革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提升了汇率弹性。十年来,央行稳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完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

  增强中间价基准性

  “8·11汇改”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偏离市场汇率幅度较大,影响了中间价的市场基准地位和权威性。为避免失衡过度累积,央行宣布完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增强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

  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

  “8·11汇改”以来,央行不断完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波动的弹性明显增加,监管层有效遏制人民币汇率超调风险,这对有效抵御各类外部冲击具有重要意义。

  从最新情况看,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有升有贬,双向浮动。王有鑫表示,“8·11汇改”以来,汇率弹性显著增强,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化,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提升。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8·11汇改”助力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王有鑫表示,汇改奠定了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的基础,推动人民币从“贸易结算货币”向“国际投资储备货币”转型。

  近日,央行召开会议,将“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列入下半年重点工作之一。王有鑫分析,央行下半年工作部署明确了三大方向,稳步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