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跨境资管试点:银行积极筹备,助力金融开放

银行筹备参与海南自贸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郭晨凯制图
◎记者周亮
8月4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下称“行动方案”)。其中提到,海南将“开展金融改革先行先试。推动EF账户(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试点扩容,提升海南自贸港资金跨境流动便利水平。积极争取落地跨境资管政策试点,支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集聚发展,加快海南自贸港跨境资金监测平台(二期)建设”。
跨境资管试点以人民币计价结算,不少银行已在筹备参与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海南银行计划以“试点银行”和“销售机构”的角色申请参与跨境资管业务,目前正在推动申请材料准备工作。除了海南银行,海南各家国有行及部分股份行也在筹备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申请,主要是申请代销证券基金类产品。
某国有银行海南分行的一位负责人透露,该行的公司部在负责牵头试点业务,目前还没到验收阶段。关于这项跨境资管试点业务,投资主体多元化,面向全球的境外机构和符合条件的境外个人投资者;投资产品范围广,涵盖风险等级在R1至R4的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产品等。
实施细则明确,试点资管产品应当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募集资金应当投向境内市场。境外投资者可在海南自贸港内银行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NRA账户)及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等,通过上述账户可以购买试点资管产品。为保障试点规模稳妥有序,人民银行设定初始试点总规模,后期可动态调整规模上限。
中国银行海南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王少辉认为,试点包括境外机构投资者和境外个人投资者,开放范围比之前的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渠道更大。海南跨境资管试点采取的是单边主动开放的模式,面向全球开放,不限特定区域。“海南跨境资产管理试点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王少辉认为。
跨境资管业务试点扩容增量也被业界寄予厚望。金杜研究院律师黄建贤认为,随着海南跨境资管产品的试点逐步扩大与放开,海南自贸港将进一步吸引全球资管机构在琼设立区域总部,推动中后台运营中心、跨境合规服务等配套产业链聚集。
“在动态调整机制下,初始试点规模可能会随着市场的成熟逐步扩大。”黄建贤表示。EF账户业务扩容增量,开展跨境资产管理试点有助于海南打造对外开放门户。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金融开放要跟上实体经济跨境资金需求的增长。
今年5月,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落地,助力“走出去”“引进来”企业优化跨境资金配置。“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可以看作是企业设在海南自贸港的‘资金指挥部’。”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交易银行部业务经理方杰弘表示,运营中心可集中处理收付、换汇、投融资等事务,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近日,元诚科技(海南)有限公司通过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认定。截至目前,海南自贸港共有4家被认定的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今年以来,EF账户业务扩容增量。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数据显示,上半年,海南全省新增EF账户273个,发生业务量折合人民币917.97亿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