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通优化扩容:非银机构入场与金融互联互通新篇章

网络 2025-07-08 19:30:24
市场资讯 2025-07-08 19:30:24 阅读


  7月8日,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在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上发表演说,提及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推出债券通优化扩容措施,包括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加入券商、保险公司、理财及资产管理公司;同时优化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允许回购期间债券再质押使用等。

  首次将非银金融机构纳入合资格投资者范围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南向通纳入券商、保险公司、理财及资产管理公司非银金融机构,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对非银行金融而言,可以更好地满足多元化投资需求,优化资产配置,在境内债券收益率偏低的背景下,借助香港市场更高收益空间分散单一市场风险;对香港债券市场而言,能引入更多元化的投资需求,提高市场活跃度和流动性,且非银机构更活跃的交易有助于强化价格发现功能。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南向通扩容首次将非银金融机构纳入合资格投资者范围。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标志着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入新阶段。非银机构管理着超26万亿元资产,其专业投研能力不仅能提升离岸资产配置效率,打破银行主导的同质化交易格局,还能带动多元化策略,推动离岸人民币债券定价市场化,为人民币国际化注入真实需求支撑。

  从具体影响来看,非银机构可借助境外债券、人民币股票柜台等工具分散单一市场风险,提升组合抗波动能力;扩容后预计年净流出超8000亿元,将进一步提升市场流动性,拓展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深度与广度。此外,“南向通+港股通人民币柜台”协同可形成“境内—离岸—全球”资产配置闭环,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有助于境内外金融市场实现更深层次互联互通

  针对再质押与多币种结算措施,田利辉认为,这对巩固香港人民币枢纽地位意义重大,实质构建了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增强器”:再质押机制可使债券持仓利用率提升40%以上,结合人民币、美元、欧元等多币种结算,能彻底打通跨境抵押品循环链条。配合人民币股票柜台纳入港股通计划,香港正形成“股债双驱”的离岸生态,其人民币流动性池深度有望三年内赶超伦敦。

  “总之,债券通优化扩容将有助于推动境内外金融市场实现更深层次的互联互通,扩大境内外资本的双向流动规模,助推境内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与国际市场接轨,长期来看将通过‘市场活力—制度升级—货币竞争力’正循环,助力中国金融开放从‘政策型开放’走向‘制度型开放’。”董希淼表示。

  田利辉同时强调,需通过穿透式监管协作防范参与主体多元化带来的套利及波动风险:建立跨境质押品实时追踪系统,对再质押链条超3层的交易启动熔断;实施动态配额管理,为非银机构首年设置南向通额度上限,严防监管套利;推动压力测试制度化,要求保险、理财机构按季度测试离岸持仓对利率、汇率双冲击的承受力,守住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此次扩容是‘开放精度’的质变——从通道建设转向生态培育。香港需借此打造亚洲债市定价锚,而内地监管则要在市场活力与金融安全间建立‘动态平衡阀’。”田利辉说道。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