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长邹澜:中国债券市场潜力大,推进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

网络 2025-09-25 22:36:14
期货研报 2025-09-25 22:36:14 阅读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9月25日在首届香港固定收益及货币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近年来,在内地与香港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债券市场(债券市场发展)健康快速发展,在服务实体经济和优化融资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债券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显著提升,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邹澜强调,中国债券市场仍有较大的开放潜力与空间。央行将继续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机会。

  多年来,央行与香港货币当局、监管机构不断优化拓展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应用场景。邹澜透露,央行正在推动中国内地债券成为香港及全球市场广泛接受的合格担保品,这将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债券的国际地位。

  邹澜还表示,近期央行将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扩充“互换通”报价商队伍,并提高每日交易净限额至450亿元;会同相关部门在香港市场提供更多离岸人民币国债等高信用等级人民币资产;加快推进落地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这些举措将促进债券市场(债券市场发展)的繁荣。

  债券市场有较大开放潜力与空间

  近年来,央行立足债券市场宏观管理,着力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加强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统筹,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健全规则统一的违约风险防范与处置机制,持续推动市场统一对外开放,债券市场(债券市场潜力)展现出巨大潜力。

  当前,中国债券净融资规模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比重,已由五年前的30%左右跃升至40%以上。债券交易更加活跃,国债的年换手率由五年前的2.4%上升至3.8%,投资者类型日益丰富,各类创新产品及交易机制也得到广泛应用,市场深度、广度持续提升。

  截至2025年8月末,中国债券市场余额192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邹澜介绍,今年前八个月中国债券发行规模已超5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债券净融资11.8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44.5%,是实体经济融资的第二大渠道,凸显了债券市场(债券市场融资)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动能不断激活,中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人民币债券资产进一步展现出良好的投资价值。”邹澜分析称,从经济基本面看,2025年中国宏观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从收益率看,中国债券的短期与长期收益率、名义与实际收益率均位居全球前列。根据彭博数据,在过去10年内持有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中的中国债券组合,无论是否进行外汇对冲,都可以获得约70%的收益。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人民币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仍然相对较高,为全球人民币持有者提供了一个非常不错的保值增值途径。

  从避险属性看,人民币债券具有较高的分散化投资价值,人民币债券收益与七国集团(G7)、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债券收益相关性较低。

  从流动性看,人民币债券交易活跃,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等利率债,全年平均换手率接近4倍,最活跃券的年度换手率接近150倍。利率债的报价价差也显著缩窄,与发达国家市场基本在同一水平,最活跃利率债的报价价差仅为0.02个基点左右。

  从发展潜力看,目前境外投资者持债量占比2%,与发达经济体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仍有较大的开放潜力与空间。

  不断优化拓展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应用场景

  多年来,央行与香港货币当局、监管机构和业界共同努力,持续提升两地金融市场的联通水平,不断优化拓展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应用场景,为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础。

  邹澜透露,央行正在推动中国内地债券成为香港及全球市场广泛接受的合格担保品,如支持香港货币当局接受内地债券用作人民币流动性资金安排的合资格抵押品,用作“互换通”及香港场外结算公司(OTCC)各类衍生品业务的保证金等。

  据邹澜介绍,截至2025年8月末,共有近1170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券市场,覆盖了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总持债规模约3.9万亿元人民币,较债券通开通前增长了近4倍。全球前一百大资产管理机构中,已经有80余家进入中国债券市场。

  今年前八个月,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债券现券成交规模约11.8万亿元,其中债券通北向通规模约7.2万亿元,南北双向交易投资持续活跃。截至2025年8月末,“互换通”累计达成1.5万多笔交易,累计成交名义本金约8.2万亿元人民币,当前成交规模较上线初期增长了9倍多。

  邹澜强调,今年上半年受多方因素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但中国金融市场表现稳定,表明全球投资者继续看好中国债券市场。目前,中国债券在富时罗素全球国债指数中的占比升至全球第二,在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中的占比升至全球第三,都高于纳入指数时的预计占比,充分反映出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债券资产的信心。

  加快推进落地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

  今年1月,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将从深化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等四个方面,继续全力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邹澜指出,香港是全球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高度开放的商业环境、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巨大的人才优势、健全的法律体系和国际化的金融监管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加快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邹澜表示,近期央行将重点推动四项举措落地。具体来说:

  一是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提高人民币债券的使用效率。

  二是扩充“互换通”报价商队伍,优化报价商管理机制,并将每日交易净限额从200亿元提高至450亿元,便利投资者开展利率风险管理。

  三是会同相关部门在香港市场提供更多离岸人民币国债等高信用等级人民币资产,丰富香港市场人民币产品体系。

  四是继续与各方面密切沟通协作,加快推进落地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