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人民币结算增长,彰显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上半年,我国信贷总量平稳增长,股债汇平稳运行,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金融数据亮点多,背后是实体经济的行稳致远。本报推出“数看金融新信号”系列报道,从“数”中看经济新变化。
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8.3万亿元,再创新高,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分别为6.38万亿元、1.92万亿元。货物贸易进出口连续7个季度同比增长,上半年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9%,创下21.79万亿元的历史同期新高。
外贸活、金融稳,彰显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坚挺与韧性。更多跨境贸易企业青睐人民币结算,企业出于规避汇率风险、节省汇兑成本等原因自主选择结算货币。
据悉,用好跨境人民币结算,已成为不少企业应对汇率波动、提升资金效率的重要手段。“人民币结算可以稳定汇率,减少汇兑差异,帮助企业稳定利润。”开润股份CFO刘凯表示。
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透露,上半年,企业套期保值率和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比均提升至30%左右。最新一期中国海关贸易景气调查结果显示,出口企业和进口企业信心连续2个月回升。
人民币国际化提速,为境内外企业提供了更多元的结算选择,有利于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和汇率风险。6月,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达1.52万亿元,较2012年1月增长超10倍。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提速,离不开其全球清算服务网络高速公路的支持。
为更好满足企业跨境业务的实际需求,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创新服务方式。2024年,农行上海市分行办理全国首单国产大飞机跨境租赁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进一步丰富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应用服务场景。
“跨境人民币结算进程提速,依托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发展,也体现了中国资产的吸引力。”谭旷明表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