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测标准(300938):夯实精细化管理 打造通用机器人+AI大模型+检测新模式

证券之星 2025-05-05 07:39:47
股市要闻 2025-05-05 07:39:47 阅读

  事项:

      公司发布2024 年报以及2025 年一季报:2024 年公司实现收入7.25 亿元,同比+6.71%,归母净利润1.76 亿元,同比+7.67%,扣非归母净利润1.65 亿元,同比+10.77%;2025Q1 公司实现收入1.66 亿元,同比-8.04%;归母净利润3714.70 万元,同比-9.48%;扣非归母净利润3428.99 万元,同比-9.45%。

      评论:

      2024 年检测业务保持增长势头,设备业务承压。2024 年公司汽车检测/电子电气产品检测/ 设备销售/ 日用消费品检测/ 健康与环保检测收入3.06/1.71/1.54/0.50/0.45 亿元, 同比分别+12.41%/+9.11%/-5.91%/+22.2%/+7.0%。

      2024 年毛利率有所下降,汽车检测和设备销售板块毛利率下滑较多。2024 年公司实现毛利率57.99%,同比-1.11pct,其中汽车检测/电子电气产品检测/设备销售毛利率分别为67.71%/60.98%/39.10%,同比分别-4.38pct/+2.17pct/-6.94pct,汽车检测业务毛利率下滑或与行业竞争加剧价格下降有关,设备销售毛利率下滑或与收入承压以及竞争加剧相关。

      管理能力优异,期间费用率下降。2024 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80%/7.58%/-1.25%/8.36%,同比分别-0.65pct/-0.80pct/-0.94pct/持平。

      2024 年公司销售净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为25.01%/24.29%,同比分别-0.87pct/+0.22pct。

      2025 年Q1 毛利率回升,费用率小幅增长。2025 年Q1 公司实现毛利率59.62%,同比+2.57pct 。2025 年Q1 公司销售/ 管理/ 财务/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6.32%/7.63%/0.62%/9.75%,同比分别+2.44pct/+0.01pct/+0.48pct/+1.54pct 。

      2025 年Q1 公司销售净利率和归母净利率分别为22.45%/22.36%,同比分别-2.04pct/-0.36pct。

      设立合资公司切人机器人赛道,注入增长新动力。2025 年2 月7 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与广东瓦力科技有限公司、吕杰中先生合资设立“深圳信测标准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合资公司经营范围为检测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消费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相关技术服务与咨询。2023年我国检测行业从业人员超150 万人,测试实验大多依赖人工操作,降低人工费用、提高自动标准化程度已成为检测行业成本管控与突破的关键。AI 与机器人的应用有望推动检测流程无人化、数据电子化、报告实时化,此外对于检测服务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也能有效提升。凭借检测行业机器人替人趋势以及头部客户实验室智能化需求,未来智能检测机器人产品或成为公司增长新动力。

      2025 年落地可转债募投项目并正式投产,打造通用机器人+AI 大模型+检测的行业新范本。2025 年公司将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市场资源,在环境耐候性、产品可靠性、电磁兼容等方面拓展下游,快速切入军品检测领域。同时,公司将把AI 大模型与检测机器人深度融合,全面赋能自身检测业务,提升检测能力,实现智能化管理,用“机器人+AI”重塑检测行业新范式。同时,公司已布局智能检测机器人赛道,将持续探索通用机器人在检测行业的最佳应用场景。

      夯实精细化管理,提高人效。2025 年公司将进一步夯实精细化管理基础,1)加强检测业务链的“客户需求-方案设计-实验执行-报告交付”全流程数字化看板,2)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管控,重点加强应收账款回收,3)加强信息系统投入,公司将构建检测设备“数字孪生体”,通过 AI 算法实时计算最优排程,设备闲置超 2 小时自动触发,此外将充分运用AI 大模型并本地化布置,开发实验室虚拟 AI 员工从事如标准项目报价、自动生成检测报告初稿、智能预约设备、样品制备等重复性工作,将普通检测人员的事务性工作占比降至 20%以下。

      投资建议:公司下游聚焦汽车以及电子电气等行业,下游研发迭代以及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持续带来检测需求。公司募投项目布局军工检测,有望带来未来收入新增量。公司管理能力优异且盈利能力维持高水平,考虑到行业竞争加剧,我们适当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 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8/2.28/2.62 亿元(2025-2026 年前值预测分别为2.13/2.50 亿元),同比分别+12.5%/14.9%/15.2%。考虑公司成功切入“检测+机器人”赛道,给予一定估值溢价,给予25 年33XPE,目标价约为39.74 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社会公信力、品牌和声誉受到不利事件影响;市场竞争加剧;经营规模扩张引发的内控管理风险;并购企业经营业绩不达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