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监会连开罚单: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遭重罚,全链条追责强化
证监会一日连开数张罚单,多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遭重罚,部分已退市公司仍难逃追责。*ST东通、亿利洁能等公司收到亿元罚单,全链条追责机制逐步完善,推动上市公司提升合规治理水平。

*ST紫天(300280)进入退市整理期,财务造假遭重罚
9月15日,*ST紫天(300280)复牌进入15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证券简称变更为“紫天退”。因财务造假,公司被证监会责令改正未果,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2年至2023年,公司连续两年虚增收入合计24.99亿元,还涉及未按期披

证监会重拳整治财务造假,亿元罚单频现
近期证监会对多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依法从严惩处,亿元级罚单频现,持续释放“零容忍”的强监管信号。市场人士认为,“退市不免责”的常态化执法格局已形成,未来需完善综合惩防机制,加强基础制度供给,构建“不敢造假、不能

2025年*ST东通财务造假退市,退市新规显威力
2025年*ST东通因连续四年财务造假被强制退市,引发市场关注。退市新规增加“连续三年及以上造假即坚决出清”要求,调低造假金额和比例门槛,使得造假认定更为严格。监管机构以“零容忍”态度打击财务造假,强化退市不是终点,

*ST广道*ST东通触发强制退市 绩差问题股风险加剧
9月12日*ST广道因信息披露违法触发强制退市,*ST东通因年报虚假记载或同遭退市。两家公司股价异动背后,反映绩差问题股非理性炒作终结。监管层强调精准施策,投资者需规避净资产为负、营收不足、负债率高及违法犯罪类股票,

东方通财务造假被罚2.29亿 实际控制人遭10年证券市场禁入
证监会通报东方通科技连续四年虚增收入利润,拟罚款2.29亿元并对7名责任人合计罚款4400万元,实际控制人黄永军遭10年证券市场禁入。公司涉嫌欺诈发行,深交所将启动退市程序,投资者需警惕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

*ST东通财务造假受罚 涉嫌强制退市
近日,*ST东通因连续四年虚增收入和利润,涉嫌财务数据虚假记载,受到证券监管部门行政处罚事先告知,拟被罚款2.29亿元,7名责任人合计被罚4400万元,实际控制人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同辉信息财务造假超6000万,为何不构成欺诈发行?
同辉信息连续四年财务造假,虚增收入超6000万,却未构成欺诈发行,免于退市。公司及相关高管被处以巨额罚款,实控人被采取市场禁入措施。了解其上市过程可知,平移上市未发行股份融资,不构成欺诈发行。但公司近年来业绩承压,净利

上海金融法院发布证券虚假陈述案例 厘清信披责任
上海金融法院与上海证监局联合发布十个涉证券虚假陈述案例,涉及多家上市公司及已退市公司,聚焦“忽悠式”增持、预测性信息识别等问题,明确各方责任,提高违法成本,强化“关键少数”责任,实现“三维”联动追责闭环。

锦州港时任总经理刘辉因多项违规被公开谴责
锦州港时任副董事长、总经理刘辉因主导财务造假、巨额资金占用及蓄意隐瞒一致行动关系等违规行为,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并终身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高管,凸显监管部门净化市场决心。

泽达易盛财务造假案:中介机构追偿3.72亿
泽达易盛财务造假案迎来新进展,东兴证券等三家中介机构起诉39名“造假帮凶”,索赔3.72亿元。此案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首次实现完整追责闭环,引发市场对如何约束“造假帮凶”及提升中介机构赔付积极性的深度反思。

A股多家上市公司面临退市风险,*ST高鸿等成焦点
中报季A股多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或信息披露违规面临退市风险,*ST紫天、*ST苏吴、*ST天茂和*ST高鸿成关注焦点,今年已有23家公司退市。

*ST高鸿财务造假遭重罚,年内至少8家涉重大违法退市
*ST高鸿因财务造假遭证监会重罚,公司及责任人被罚1.6亿元,董事长被市场禁入10年。公司或被实施重大违法退市,年内至少8家公司涉及此类事项。业内人士称A股退市节奏加快,退市原因多样化,需强化退市力度和完善制度。

力源科技案折射监管新态势 严惩财务造假“首恶”
力源科技实控人因违规披露被判刑,成为今年7月第6家涉刑财务造假上市公司。此案折射出监管层严惩“首恶”的新态势,标志资本市场违法成本显著提高。新证券法修订提供法律基石,加速构建立体追责体系。治理乱象需构建“不敢

A股多家公司面临退市风险 财务造假成主因
中报季A股多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或信息披露违规面临退市风险,*ST紫天、*ST苏吴、*ST天茂和*ST高鸿成焦点。*ST高鸿因财务造假被强制退市,*ST天茂主动退市,另有公司因虚假记载等被立案调查。

证监会严惩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净化市场生态
证监会通报查处贵州辖区*ST高鸿严重财务造假案件,强调打击资本市场财务造假是监管执法重点。提出强化监管、执法、处罚和追责力度,构建跨部门协作体系,织密全方位监管链条,以净化市场生态,保障投资者权益。

贵州证监局强化监管 严打财务造假行为
贵州证监局切实扛起辖区监管责任,坚持严监严管,通过强化源头治理、坚决惩治财务造假、提升发现能力及壮大监管合力等措施,坚决从严打击惩治财务造假行为,努力创造辖区良好环境。

ST帕瓦涉刑背后:证监会严惩造假第三方
8月3日晚间,ST帕瓦公告实控人之一涉刑,为7月以来第8家涉刑上市公司。监管层正重拳整治资本市场造假,严惩配合造假的第三方,已出台多项措施并取得初步成效。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追责升级,立体化追责显威
7月有5家上市公司披露因财务造假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公告,显示行政、刑事、民事立体化追责体系完善,行刑衔接高效,刑事追责力度提升,违法成本大增,监管部门以“零容忍”执法塑造资本市场良好生态。

力源科技财务造假涉刑 监管力度与效率双提升
力源科技成今年7月第6家因财务造假涉刑的上市公司,实控人沈万中被判刑并罚款。财务造假发生在2021年,监管发现问题及时,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紧密衔接,体现监管力度与效率双提升。

*ST广道复牌涨停背后:财务造假与账户处罚
7月31日,*ST广道复牌尾盘涨停,此前多日停牌核查。公司连续多年财务造假,虚增营收成本,相关责任人被处罚。同时,参与炒作的两个个人账户被北交所限制交易,记入诚信档案。

诺泰生物财务造假风波:南京证券等中介机构被推上风口浪尖
科创板多肽巨头诺泰生物因财务造假被戴帽“ST”,保荐机构南京证券和审计机构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被推上风口浪尖。近年来数百家中介机构收到罚单,南京证券多次因保荐项目违规被罚,监管对券商投行业务违规处罚趋严。

财务造假严惩不贷,资本市场监管升级
本文聚焦资本市场财务造假问题,金通灵及相关人员被公诉,凸显监管对财务造假的零容忍。政策组合拳构筑长效机制,立体化追责系统性治理,筑牢防惩“三道防线”,旨在维护市场公平与投资者权益。

严惩财务造假:构建资本市场综合惩防长效机制
近期监管部门严惩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惩首恶”“追帮凶”并举及“行民刑”立体化追责,构建综合惩防长效机制,从源头防范财务造假,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净化市场环境。

证监会严打第三方配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证监会正严厉打击第三方主体配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年内已有约30家公司因涉财务造假被处罚,其中至少7家涉及第三方配合。证监会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专家称此举危害深远,破坏市场信任,对审计机构构成挑战。证监会

资本市场财务造假惩防力度显著增强
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保持全方位追责打击,行政罚单增多,刑事追责力度加大,民事获赔路径拓宽。一年多来,证监系统开出165张罚单,罚没约37亿元,形成立体化惩戒约束体系。

*ST苏吴财务造假4年 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ST苏吴(600200.SH)连续4年财务造假,被证监会认定连续多年造假,拟被处以1000万元罚款,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后续将依规实施退市。

元道通信涉嫌财务造假被立案 业绩下滑寻求战略转型
元道通信因涉嫌年报财务数据虚假记载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若认定重大违法将强制退市。公司一季度及近两年业绩持续下滑,已启动三大战略转型发展规划,未来三年将通过智能化改造与AI技术赋能提升市场份额。

元道通信涉嫌财务造假被立案 业绩下滑启动战略转型
元道通信因涉嫌年报财务数据虚假记载被证监会立案,若认定违法将面临退市风险。公司近年业绩持续下滑,已启动通信、新能源及智能化算力三大战略转型,计划通过智能化改造与AI技术提升市场份额。

四大证券报精华:A股回购增持热,市场动态与监管新规并行
新华财经汇总四大证券报精华,A股市场回购增持热度不减,半年度业绩预告超七成预喜。同时,程序化交易新规施行,遏制非理性行为。公募基金自购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全方位立体化严打财务造假,证监系统一年合计罚没37亿元。

资本市场严打财务造假,构建信用体系新篇章
自去年7月5日《意见》发布以来,监管部门加强协同,严打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开出165张罚单,罚没37亿元。民事追责体系完善,行政刑事衔接机制优化,全链条打击造假,推动资本市场形成守法诚信生态。

*ST元成涉嫌财务造假被立案 退市风险高悬
元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因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被立案,控股股东祝昌人同步被立案。公司近年业绩下滑,违规记录频发,退市风险高悬。

证监会追责越博动力配合造假方 构建全链条追责体系
证监会近日对越博动力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文章剖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新特点,呼吁压实第三方责任,构建全链条追责体系,证监会将强化立体化追责,全面惩处造假者。

证监会严惩越博动力造假 首次同步追责配合方
证监会近日对越博动力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除严惩上市公司及责任人外,还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文章深入剖析财务造假新特点,呼吁构建全链条追责体系,证监会将强化立体化追责,让“首恶”和“

证监会严惩越博动力财务造假,全链条追责破除造假生态
证监会对越博动力下发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拟对公司、相关责任人员及配合造假方进行处罚,释放全链条严惩造假信号。后续民事、刑事追责有望推进,立体化追责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护航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周末资本市场要闻汇总:宏观、行业、公司及海外动态
财联社6月29日讯,周末资本市场大事要闻汇总,涵盖宏观、行业、公司及海外动态,包括国务院常务会议、央行货币政策、证监会查处财务造假、充电宝行业格局重塑、美股三大指数收涨等。

证监会重拳整治中介机构财务造假
证监会披露多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涉及大信所、海润所、中喜所、中审众环所等中介机构,因审计报告虚假记载或文件重大遗漏等问题被罚,彰显了对财务造假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

证监会强化财务造假追责 破除造假利益链
中国证监会将坚持“追首恶”与“打帮凶”并举,强化对财务造假责任人及配合造假方的追责,全面惩处财务造假相关方,坚决破除造假利益链。同时,对主动整改、积极配合调查的主体将从宽处理。

证监会严惩越博动力财务造假 强化全链条追责
证监会近日对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拟严惩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并对配合造假主体追责。财务造假是市场毒瘤,证监会将强化全链条追责,全面惩处造假者,塑造良好市场生

证监会严惩越博动力财务造假 同步追责配合方
证监会近日对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除严惩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外,还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旨在全面强化市场监管,塑造良好市场生态。

证监会严惩越博动力财务造假,首度同步追责配合方
证监会依法对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严厉打击财务造假行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证监会严惩越博动力财务造假 强化追责体系
中国证监会对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除严惩上市公司及责任人外,还对配合造假主体追责。越博动力通过虚构业务虚增营收利润,证监会拟罚款并禁入市场,对配合造假方也予

证监会全链条追责越博动力造假案,破除利益闭环
证监会披露对越博动力财务造假案的处罚安排,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彰显零容忍态度,通过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化追责体系,全面惩处财务造假行为,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证监会严惩越博动力财务造假,强化全链条追责
证监会近日对越博动力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拟对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严惩,并对配合造假主体追责。财务造假是市场毒瘤,证监会将强化全链条追责,全面惩处造假者,塑造良好市场生态。

2025年A股退市潮:10家公司锁定退市,从严监管显成效
2025年A股市场迎来退市潮,已有10家上市公司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原因主要为财务类退市和重大违法退市,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等违规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彰显从严监管决心。

严惩财务造假 守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文章以*ST九有财务造假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剖析财务造假对资本市场的危害,强调严惩财务造假的重要性,并指出监管部门在打击财务造假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五矿证券保荐项目涉财务造假,投行业务频遭监管
五矿证券保荐的广道数字被查涉嫌财务造假,造假时间持续6年半。五矿证券作为保荐人未发现造假,面临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2024年以来,五矿证券IPO项目颗粒无收,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大幅下降,且半年内三次遭到监管查处。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