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上半年中国Biotech企业增长,创新药赛道受关注
开源证券研报显示,2025上半年中国Biotech企业收入稳定增长,净亏损收窄。创新药资产迎出海潮,BD交易金额创新高。建议关注7个创新药赛道,领域积极变化,价值拐点或现。

港股创新药概念股反弹,中国创新药崛起引关注
9月12日港股创新药概念股全线反弹,中国创新药管线成跨国药企热门标的。美国考虑限制中国药品,但白宫未积极考虑。中国创新药BD交易全球占比过半,显示强劲国际竞争力。

多家公募秋季策略会:看好权益市场投资机会与结构性机遇
多家基金公司秋季策略会看多权益市场配置价值,市场迎产业趋势共振格局,结构性机会涌现。AI、创新药、新能源等成投资热点,公募机构建议从产业基本面出发,挖掘细分行业成长机会。

中国创新药出海遇传闻扰动,药企称预期不改
多家药企回应美国对中国创新药设限传闻,认为不影响出海预期。辉瑞等跨国药企收购中国实验性药物,加快美国市场转化。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总金额接近660亿美元,国内药企不改创新药出海预期,业内冷静观望。

创新药板块突遭黑天鹅,机构强CALL买入良机
早盘港股A股创新药集体大跌,抗肿瘤等板块跌幅超6%,消息面传不利消息但研究机构强CALL买入良机,认为上涨主升浪有望中长期持续,盘中跌幅收窄益方生物翻红,虽有利空突袭但资本圈仍看好做多机会。

港股机构评级全览:医药科技新能源龙头获青睐
财联社9月9日汇总港股机构评级,涵盖阿里健康、快手、美团等10家企业。医药板块受创新药销售推动获看好,科技股因AI技术深化估值重构,新能源龙头比亚迪获海外发展正面评价,医疗健康领域AI应用加速落地。

丹诺医药递表港交所:创新药研发加速,计划8月底提交上市申请
丹诺医药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公司专注创新药研发,拥有三项核心产品,其中利福特尼唑为全球首个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新分子实体。近两年亏损近2亿元,研发占比超50%,融资后估值达20亿元。未来行业规模超10

国内药企出海创新药发展,恒瑞医药达成大额授权协议
国内药企出海再传捷报,中国创新药项目价值重估启动。恒瑞医药与美国公司达成大额独家许可协议。国产创新药交易数量与金额大幅增长,国内药企成全球创新药BD授权主力。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等将举行,为创新药企业带来发展机

AH医药板块全线反弹,创新药强势领衔,港股通ETF冲高
9月5日早盘,AH医药板块全线反弹,创新药强势领衔。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冲高3%,成交超2.9亿元。短期多重催化来袭,长期全球竞争力提升,政策扶持将共同驱动创新药板块估值重塑。当前或依然是配置创新药的极佳时间点。

9月4日A股指数集体下跌,结构性机会仍存
9月4日A股主要指数集体下跌,沪深京三市成交额放量。板块分化明显,大消费涨幅居前,科技板块调整。中信建投解读市场结构性特征,AI赛道进入业绩爆发期。招商证券展望后市,AI算力等低渗透率赛道仍是主战场。

今日港股早盘高开,后市展望与配置建议揭晓
今日港股早盘小幅高开,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均上涨。南向资金净买入超55亿港元,科网股、机器人概念股等表现活跃。后市展望,A股和港股将走出超级长牛,9月港股补涨动力积蓄,震荡向上行情有望继续。配置建议精选科技与创新

市场震荡分化,光伏储能走强,股市热点切换频繁
财联社9月3日讯,市场全天震荡分化,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光伏、储能概念股走强,CPO概念局部反弹,创新药一度冲高。沪深两市成交额缩量,个股跌多涨少。后市关注20日均线得失,算力硬件或反复活跃,但整体风险偏好仍低,需谨慎应对。

国家药监局发布医药创新成果 创新药对外授权金额近660亿美元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徐景和表示,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金额近660亿美元。十四五期间批准创新药210个,中药创新药28个。数字化医用耗材云胶片在贵州集采开标,京东健康与礼来中国达成战略合作,为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年9月2日财经要闻:工业母机、A股、晶圆代工等产业动态
2025年9月2日财经要闻:两部门推动工业母机标准体系建设,上半年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超3万亿,晶圆代工二季度营收创新高,北京数据集团即将挂牌,成都华微发布高速射频ADC,文远知行Robotaxi在新加坡测试。

医药股利好频现,国际机构增持,A股药企发布利好
医药股利好不断,贝莱德大幅增持三生制药,多家A股药企发布药品获批利好。医药股持续反弹,创新药领涨,机构看好医药板块前景,认为国产创新药已进入差异化、高质量创新阶段。

9月首日A股开门红 创业板指创阶段新高 科技医药主线领涨
9月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创业板指创阶段新高。盘面呈现结构性分化,科技与医药板块领涨,招商证券认为9月市场震荡上行概率大,建议重点关注AI算力、创新药等低渗透率赛道。

基金经理最新研判:创新药、反内卷、AI成投资三大主线
今年市场赚钱效应突出,基金经理看好创新药、“反内卷”受益链、AI三大主线。创新药板块迎来黄金拐点,基金经理对“反内卷”受益方向有分歧,AI成全球产业革命标志但短期有分歧。

基金经理“打法”揭秘:聚焦高景气赛道 捕捉AI投资机遇
公募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披露,绩优基金经理锚定高景气赛道,人工智能、创新药成加仓重点。基金经理认为权益资产性价比突出,AI浪潮蕴藏丰富投资机遇,多模态、Agent及行业应用将层出不穷,国内将走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企业

中信证券9月研报:聚焦资源、创新药与消费电子投资机会
中信证券研报分析9月投资机会,指出美联储降息或强化弱美元环境,催化贵金属与沪铜期货行情;苹果与META发布会将带动消费电子板块,尤其是果链;9月创新药催化事件增多,调整后有望继续上行。建议聚焦资源、创新药、消费电子等。

基金经理热议:创新药、反内卷与AI成下半年投资焦点
今年市场赚钱效应显著,但行业分化突出。创新药成基金经理共识赛道,反内卷政策影响深远,人工智能被视为长期确定性投资方向。基金经理对热门赛道布局出现分歧,对具体细分方向和投资机会各有研判。

百济神州半年报:创新药“一哥”盈利背后的机遇与风险
百济神州半年报显示,公司首次实现半年度双项盈利,核心产品泽布替尼与替雷利珠单抗销售额破百亿。但高额研发费用致累计亏损仍达622亿,未来新药开发及市场推广存亏损风险。

安联基金解读中国股市:长期价值重估与创新药科技焦点
随着市场回暖,中国资产受关注。安联基金称行情源于企业竞争力提升等,本轮行情意义在于信心修复。看好创新药长期潜力,投资坚持增强型GARP框架,以红利与优质科技资产组合为核心,根据市场调整配置,外资机构注重长期考验与业绩

9月投资聚焦:资源品、消费电子与军工创新药配置机遇
9月投资需关注美联储降息对资源品的催化,苹果META发布会推动消费电子升级,反内卷线索下的化工等行业机遇,以及军工板块军贸出口预期与创新药板块调整后的配置价值。

中信证券A股策略:9月创新药催化事件增多,配置聚焦创新药
中信证券A股策略报告指出,9月创新药催化事件将增多,科技切换出清短钱,创新药有望继续上行。配置上建议聚焦资源、创新药、消费电子等板块。

公募基金2025年中报披露,绩优基金重仓方向浮出水面
新华财经报道,公募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陆续披露,安信、摩根士丹利等基金旗下绩优基金重仓方向曝光,涵盖新消费、创新药和算力等领域,基金经理对下半年市场持积极态度。

国家药监局批准两款创新药上市,为患者提供新治疗选择
记者8月29日从国家药监局获悉,该局近日附条件批准2款1类创新药上市,分别是宗艾替尼片和泽美妥司他片,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提供新治疗选择。

港股收跌:科网股拖累指数,创新药受关税扰动大幅调整
今日港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恒生指数跌1.27%,恒生科技指数跌1.47%。南向资金净买入约154亿港元,阿里巴巴、中芯国际和腾讯控股成交额超百亿港元。受关税扰动,创新药大幅调整,B类股康诺亚等跌超7%。政策利好半导体个股,腾讯连

市场震荡调整,券商晨会解读股市REITs与创新药机遇
财联社8月27日讯,市场昨日震荡调整,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券商晨会上,华泰证券称主动外资年内首次净流入,中信建投看好REITs后市企稳反弹,国金证券表示中国创新药全面收获迈向全球。板块有涨有跌,市场动态多样,创新药等领域前景

招商证券:港股流动性改善,支撑阶段性补涨
招商证券策略研究指出,Hibor利率稳定及鲍威尔转鸽,指向港股流动性趋紧叙事改善。流动性改善支撑港股阶段性补涨,缩小与A股差距。港股业绩预喜率创新高,配置建议聚焦差异化方向,先创新药,再互联网,最后新消费。

华福证券:创新药市场崛起,出海交易前景广阔
华福证券2025年秋季经济与投资策略会上,分析师陈铁林指出,2015年后获批的创新药在2024年市场份额达10%,商业化价值逐步释放。国内创新药正走向国际化,ADC和双抗是出海重点,医药板块可超配但需结构性考虑。

百亿级私募仓位回升,市场或迎资金与基本面双重驱动
百亿级私募仓位重回八成以上,积极加仓科技、创新药、新消费等板块。业内认为市场趋势性上行,未来或由流动性、基本面双重驱动。中国创新药具竞争力,反内卷政策下化工、保险等板块涌现机会。

招商策略:后市乐观,港股盈利向好,布局创新药、互联网、新消费
招商策略对后市港股市场保持乐观,中报盈利向好,业绩预喜率创新高。建议配置与A股差异化方向,先布局创新药,再关注互联网,最后留意新消费。

恒瑞医药等多家药企2025上半年业绩亮眼,创新药与国际化成增长关键词
2025年上半年恒瑞医药等创新药企业绩亮眼,营收、净利均创新高。创新药收入、研发管线进展及国际化布局成市场焦点,多家药企创新药收入占比超六成,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

2025零售药店行业负增长下的转型路径:创新药与多元化成突破口
2025年零售药店行业进入负增长阶段,一季度3000家药店关闭。在供给过剩背景下,行业通过DTP药房合作创新药、拓展美妆保健品等多元化领域寻求转型。生物制品销售增长17.7%成为突破口,药店服务密度优势凸显,发展逻辑从卖货转

国内药品终端市场增速下滑 创新药探寻新动能
国内药品终端市场增速下滑,创新药企面临挑战。多重元动力正在重塑产业底层逻辑,人工智能技术、新医改等推动行业从被动增长转向主动进化。创新药企需在临床价值、商业效率中找新坐标,实现螺旋式上升。

李强调研生物医药产业 强调创新与政策支持
李强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强调加大科技供给与政策支持,推动产业提质升级。他考察了实验室、企业及创新中心,鼓励原始创新与国际合作,促进中医药现代化与产业化。

港股阶段性跑输A股,科技创新药板块仍被看好
近期港股明显跑输A股,但业内人士认为港股仍处震荡向上趋势中,下行有底。AI周期的港股科技板块弹性更大,港股红利板块、新消费和创新药的投资价值仍被看好。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基本面预期回升支撑行情。

创新药概念盘中拉升 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创新药概念19日盘中大幅拉升,多只个股涨停或创新高。机构称创新药行业处于3.0时代,2025年或成海外爆品爆发元年。兴业证券指出下半年创新药产业大会将至,对外授权交易有进展。国家医保局公示2025年目录初审名单,东海证券

A股3700点之上:忧虑与寄望并存
A股站上3700点创近10年新高,市场关注能否追涨及未来动力。投资者忧虑A股不交易基本面,但政策稳定和持续发力是上涨核心动力,创新药与硬科技成为关注焦点。

中国创新药崛起:仿转创之路的挑战与机遇
2025年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大放异彩,恒瑞医药等企业海外大单频传。这些企业多以仿制药起家,经历转型后迎来收获。仿转创之路充满挑战,需依托仿制药基础,在多种模式下展现生命力。创新药研发耗时耗资且成功率低,但鼓励试错的市

公募基金“先药后医”布局 AI医疗接棒创新药
公募基金“先做药后做医”布局节奏下,创新药主题基金批量翻倍后,基金换仓需求释放,AI医疗热度提升。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判断AI医疗有望分流资金,但也须关注风险。AI医疗赛道热度加速,基金经理已开始布局,下半年补涨行情概率大

港股医药企业上市热潮:政策资本企业共振
今年已有14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在港交所上市,36家排队。医药行业成港股市场热门赛道,政策赋能、资本助力、企业创新三方面共振,推动医药企业赴港上市。市场对创新药公司关注点转向产品管线和技术实力,评估标准从“管

广发基金王瑞冬:均衡布局 捕捉结构性机会
广发基金价值投资部基金经理王瑞冬,自下而上选股、持仓风格均衡,从深耕医药到全行业布局,引入均值回归和产业周期视角,关注创新药、人工智能等结构性机会,在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中取得良好业绩。

股票策略私募赚钱效应显现,科技与创新药成布局重点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股票策略私募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超14%,正收益占比近九成。绩优私募重仓科技和创新药板块,并择机加仓非银金融相关标的,看好半导体、创新药及券商、保险等结构性机会。

医保商保“双目录”助力创新药可及性
国家医疗保障局公示通过2025年医保双目录初步审查的药品名单,包括534个基本医保目录药品和121个商保创新药目录药品。双目录机制为创新药可及性提供可能,复星凯瑞的CAR-T产品奕凯达®已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审查。新政策

沪指突破3700点 机构看好人工智能与创新药赛道
沪指突破3700点,续刷近四年新高。中信证券看好国内模组厂发展机会,中金认为非银金融机构新增存款或流向股票市场。银河证券聚焦人工智能主赛道,天风证券指出氨纶需求增速快,国金证券关注创新药领域,开源证券称AIDC产业链景

权益市场结构性机会涌现 99%权益类基金近一年收益为正
近一年权益市场结构性机会频现,科技、创新药等赛道表现亮眼,99%权益类基金实现正收益,多只产品净值翻倍。微盘股策略基金业绩飙升,指数基金亦有出色表现。当前市场资金充裕,结构性行情提供流动性支撑,AI应用、自主可控等领

上市公司跨界布局创新药热潮涌动
今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宣布拟跨界布局创新药。华丽家族、申联生物等公司通过投资或并购等方式,积极涉足创新药领域,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创新药市场的迅猛发展,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A股翻倍股扩容至269只 助推基金净值上行
随着A股行情持续走强,翻倍股数量快速扩容至269只,机械设备、医药生物为最集中板块。这番行情助推重仓基金净值上行,但“回本即赎回”现象频现。专家建议基民审视和调整基金组合,关注高股息红利、先进制造等领域。

中国创新药市场潜力巨大,出海机遇增多
投资策略会上,工银瑞信研究部联席总经理赵蓓指出,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庞大,未来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国产创新药出海机遇有望增多。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