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募基金权益投资:势起焕新 奋进突围
本文探讨了公募基金在资本市场中的核心作用,特别是在权益投资方面的发展。政策引导下,权益类基金规模与占比显著增长,市场信心恢复,行业转型升级。公募基金管理人注重持营效果,从规模驱动转向质量驱动,并积极探索差异化突围

险资调研动向:科技成长板块受青睐,加速入市显信心
7月险资调研A股超800次,科技成长板块受关注,德福科技、仕佳光子成焦点。今年险资加速入市,举牌次数超去年,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落地,权益投资信心回升。

权益投资王者归来 近一年54只基金收益率超100%
近一年来,权益投资市场表现强劲,已有54只基金收益率突破100%,单只基金最高收益率达200%。北交所赛道基金、金融科技基金等表现尤为突出,多只基金净值重回牛市水平,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2025年二季度保险资金运用形势分析会召开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召开2025年二季度保险资金运用形势分析会,险资人士研判行业形势,提出权益投资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固收投资策略转向灵活多元,以应对利差损等挑战。

理财公司突围:港股IPO投资新路径
面对优质资产稀缺与债市波动,理财公司积极寻求突围,通过参与港股IPO投资提升权益投资能力。工银理财、中邮理财等已参与三花智控、宁德时代等港股IPO,获配基石投资份额。理财公司参与港股IPO可丰富权益配置、服务国家战

年金计划“组团”现身上市基金,权益投资布局加速
年金计划罕见“组团”现身上市基金前十大持有人名单,富国中证港股通科技ETF等多只基金出现年金计划身影。年金计划加大ETF等权益资产投资布局,成为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年Q3险资权益投资信心回升 瞄准高股息与高科技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最新调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保险机构对权益投资信心指数环比显著回升。业内认为,长周期考核机制深化等因素促使险资加大权益资产配置,长期资金入市助力A股向好。险资瞄准高股息和高科技板块重点

2025上半年招商基金业绩亮眼,多元资产配置受关注
2025上半年A股稳中有升,港股领跑,债券市场进入“1%”时代。招商基金旗下基金二季度报告发布,权益投资收益亮眼,多元资产配置能力受关注,旗下产品为投资者带来不错回报,基金经理提示小市值风险。

2025上半年招商基金业绩盘点:权益固收多元资产齐头并进
2025上半年,A股市场稳中有升,港股领跑全球,债券市场进入10年国债“1%”时代。招商基金旗下321只基金发布二季报,权益投资排名中型公司第一,固收、多元资产、量化与指数增强均有亮眼表现,小盘风格基金涨幅领先。

险资机构探讨中长期资金入市与价值投资策略
近期多家头部险资机构撰文探讨中长期保险资金入市策略,强调回归价值投资本质,关注新质生产力、新经济、高股息、出海等领域,建议多措并举推进保险资金入市,构建资本市场良好生态。

长周期考核助力险资稳健投资 强化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
财政部印发通知,要求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提升险资对短期波动容忍度,专注长期价值投资,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更好发挥“压舱石”“稳定器”作用,并推动险资加大入市力度。

险资长钱长投迎红利 财政部新规调整考核机制
财政部发布新规,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机制,将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调整为当年度、3年周期和5年周期相结合,权重分别为30%、50%、20%,旨在引导险资长期稳健投资,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和投资管理能力。

银行理财“长钱”崛起:入市时机与挑战并存
本文聚焦银行理财作为耐心资本的角色崛起,探讨其在政策助力下入市恰逢其时,但面临客户风险偏好、资产负债久期结构及投研能力不匹配等挑战,需完善机制推动权益投资破局。

银行理财“长钱”崛起,入市恰逢其时
本文探讨了银行理财作为耐心资本的角色崛起,以及在权益投资方面的机遇与挑战。银行理财存续规模重返30万亿元,具备长期资金潜质,入市迎来良好时机。然而,要实现真正“活水入市”,仍需应对产品设计、专业能力、投资者教育等

银行理财“长钱”崛起,耐心资本入市正当时
政策助力下银行理财转型为长期投资者,资金体量大有望为资本市场提供“活水”。布局权益投资是机遇,但面临产品设计、专业能力等挑战。完善机制推动权益投资破局,需打通销售通道、打造良性生态。

银行理财“长钱”崛起,权益投资破局进行时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政策助力‘长钱长投’,银行理财在权益投资方面动作频频,成为耐心资本角色走向台前。银行理财资金体量大、基盘稳,有望为资本市场提供‘活水’。然而,银行理财要做到‘活水入市’,仍面临挑战,需完善机制推动

银行理财“长钱”入市:机遇、挑战与破局之道
本文探讨了银行理财作为耐心资本入市的机遇、挑战与破局之道。在政策助力下,银行理财转型为长期视角的机构投资者,但面临客户风险偏好、资产负债久期结构及投研能力不匹配等挑战,需完善机制推动权益投资破局。

银行理财入市:耐心资本的崛起与挑战
本文探讨了银行理财在政策助力下,作为耐心资本入市的现状与挑战。银行理财具备“长钱”潜质,但面临客户风险偏好、资产负债久期及投研能力不匹配等问题。业内人士建议完善机制,推动权益投资破局。

银行理财“长钱”入市:机遇、挑战与破局
今年相关部门推动长线资金入市,银行理财在权益投资方面动作频频,角色走向台前。银行理财具备“长钱”潜质,入市迎来良好时机,但面临客户风险偏好不匹配等挑战,需完善机制推动权益投资破局。

银行理财“长钱”入市: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文探讨了银行理财作为耐心资本的角色崛起,面临客户风险偏好、资产负债久期结构和投研能力等多重挑战。为推动权益投资破局,需打通投资便利性与多层次销售通道,打造“长钱长投”的良性生态。

银行理财入市:耐心资本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探讨了银行理财作为耐心资本在权益投资方面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政策助力,银行理财正转型为长期视角的机构投资者,但面临客户风险偏好、资产负债久期结构及投研能力不匹配等问题。完善机制,推动权益投资破局,是银行理财

2025上半年公募权益投资排名出炉,万家基金领跑
2025年上半年公募机构权益投资能力排名揭晓,中航基金领跑,红土创新、恒越等表现优异。近十年万家基金权益投资收益率最高,超150%。近三年整体业绩不佳,华润元大领跑。固收投资相对稳健,光大保德信收益率最高。

险资举牌步伐不停,权益投资力度有望加大
7月3日晚,华菱钢铁、江南水务被险资举牌,今年以来险资合计举牌19次,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投资压力增大及会计准则切换推动险资追求长期稳定收益,未来权益投资力度有望加大。

保险资金入市力度加大 政策拓宽权益投资空间
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项目启动,泰康稳行完成首笔投资。今年保险资金入市力度加大,举牌潮涌现。政策利好下,保险资金有望加快入市步伐,预计未来三年增量资金约6000亿—8000亿元。

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新高 权益投资成布局重点
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截至2025年5月末已达33.74万亿元,刷新历史纪录。开放式基金持续扩容,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是规模增长的重要助推器。证监会行动方案指出要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嘉实基金认为权益资产适合维持哑铃型

保险业转型发展:负债端优化,资产端权益配置提升
二季度收官在即,保险业上半年积极谋求转型,负债端人身险产品结构优化,财险综合成本率改善;资产端权益配置比例提升,高股息资产与科技赛道成布局焦点。展望下半年,保险业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权益资产配置,追求稳健发展。

中银基金章砚卸任,规模增长背后的结构性隐忧
中银基金董事长章砚卸任,离任后或回归中国银行。在其掌舵下,中银基金规模翻倍但高度依赖固收产品,权益产品规模缩水,面临结构性隐忧。中银基金后续发展面临巩固固收优势与补足权益投资短板的迫切议题。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