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募基金权益投资:势起焕新 奋进突围
本文探讨了公募基金在资本市场中的核心作用,特别是在权益投资方面的发展。政策引导下,权益类基金规模与占比显著增长,市场信心恢复,行业转型升级。公募基金管理人注重持营效果,从规模驱动转向质量驱动,并积极探索差异化突围

公募基金转型期:走出焦虑以长期业绩赢得信赖
公募基金行业面临压力与焦虑,ETF赛道竞争激烈,主动权益基金在业绩与规模间寻求平衡。行业人才流动放缓,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缓慢。业内认为,公募基金需找到特色定位,重建信任锚点,以长期业绩赢得投资者信赖,实现高质量发展。

AI板块热度升温,公募聚焦产业链可兑现环节
AI板块热度持续升温,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累计上涨。公募基金加仓AI板块,聚焦具备基本面支撑、成长路径清晰的细分领域。随着技术演进,AI赛道经历重构,产业链上游环节进入业绩落地阶段,投资者聚焦持续量产、客户导入顺利的

公募打新策略演变:从“躺赚”到“专业吃饭”
随着A股打新赚钱效应回归,公募基金参与网下配售热度提升,但打新策略已从“集体躺赚”演变至“靠专业吃饭”。监管新规下,中小基金退出,头部公募成主流,打新策略更注重专业定价与长期价值投资。

投资者踊跃申购 科技主题基金提前结募引关注
8月1日,汇添富基金旗下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联接基金提前结束募集。近期多只科技相关主题基金受投资者踊跃申购提前结募,年内已有224只基金提前结募,其中权益类基金受青睐,科技成长领域仍是未来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

7月债基发行领跑 科创债ETF规模激增
7月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回暖,债券型基金以506亿份份额领跑,科创债ETF首募规模达379亿份。当月149只新基金成立,合计发行份额超880亿份。科创债ETF规模单月增超270%,总规模超1000亿元,为债券ETF市场注入新活力。

北交所市场行情火热 基金配置持续加大
今年以来北交所市场行情火热,北证50指数涨幅达38.72%,公募基金不断加大对北交所个股配置,已有39家公募机构重仓59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持仓市值近百亿元,基金配置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公募基金与险企代销合作升温,权益类产品成新宠
8月1日,多家公募机构宣布增加保险公司为代销机构,权益类产品代销增多。随着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调降,险企销售策略或生变,基金代销受关注。

港股创新药板块强劲,公募基金“翻倍基”涌现
截至7月31日,公募基金市场涌现12只年内净值增长率超100%的“翻倍基”,多数聚焦创新药等主题,与港股创新药板块走强密切相关。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强劲,成为推动业绩的核心动力,相关主题基金精准布局实现快速增长。

银行股股息率下滑 机构仍看好后市
本文分析了银行股股息率下滑的现象,指出尽管股息率下行,但机构仍看好银行股后市,公募基金加大配置比例,国信证券和银河证券均对银行股持乐观态度,并给出了个股选择建议。

7月基金发行新动向:权益类募集旺,债基赎回频
7月31日,多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主动型基金和科技主题基金受关注。Wind统计显示,7月已有52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同时,债基出现大额赎回,公募机构权益资产布局仍以指数化工具型产品为主。

公募基金押注式投资:是非成败与业绩基准约束
在A股结构化行情下,公募产品押注式投资再起。部分中小公募为盘活产品采取赛道式投资,虽带来高收益但风险亦存。随着业绩比较基准约束强化,此类产品或需细化基准以明确投资预期。

华安基金高层变动:朱学华卸任,徐勇接棒党委书记
华安基金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学华卸任,原招商基金总经理徐勇接任党委书记,未来或将接任董事长。朱学华掌舵期间华安基金创新发展,管理规模大幅增长。徐勇作为资管行业老将,拥有跨界经验,对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有独到见解。

华安基金领导变更:朱学华卸任,徐勇接任党委书记
华安基金迎来领导班子变更,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学华卸任,原招商基金总经理徐勇接任党委书记,未来或进一步接任董事长。朱学华掌舵12载,华安基金公募管理规模增长超10倍。徐勇跨界从业经验丰富,任职招商基金期间推动公司高质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算力热潮与资本市场共振
2025下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未来科技,AI与算力概念股放量走强,公募基金加码算力产业链。AI与算力长期价值成共识,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有望加速。

公募基金二季度调仓:AI算力与大金融成热门
公募基金二季报显示,AI算力与大金融成二季度加仓热门,传统行业如食品饮料、汽车等遭减仓。泡泡玛特等网红股有分歧,黄金ETF成多元资产配置核心。

126家公募基金自购逾5400次 释放积极投资信号
今年以来,已有126家基金公司累计申购旗下产品逾5400次,权益类基金净申购金额突破25亿元。基金公司密集自购,传递出对市场长期看好的积极信号,彰显与投资者共进退的决心。

公募基金二季度调仓“固收+”产品权益仓位提升
公募基金最新持仓报告显示,不少“固收+”产品在二季度提升了权益仓位,配置思路多元且积极,算力、半导体等成长风格板块成调仓方向,业内看好市场下半年表现。

公募基金APP关停潮:中小公募撤退与直销困境
近日平安基金宣布将APP功能迁移至官网和微信服务号,这并非首例。中小公募因APP流量低、维护成本高而撤退,直销渠道运营压力大,第三方代销渠道挤压其生存空间。

公募基金“奔私”浪潮再起,行业生态深刻变化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掀起“奔私”浪潮,多位绩优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随着公募行业薪酬与费率改革的推进,行业加速“去明星化”,私募赛道成为重要去向,但部分基金经理“奔私”后水土不服。

7月29日市场震荡走高 基金表现与翻倍基数量激增
7月29日市场全天震荡走高,创业板指领涨。公募基金中主动基金9只涨幅超6%,翻倍基数量从4只猛增至16只,以创新药、医药、医疗等主题为主。仕佳光子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712%,1.6T光模块用MT-FA产品批量出货。

A股热度不减,公募基金新发市场迎来热潮
七月A股热度不减,上证指数突破3600点,公募基金新发市场积极情绪被点燃。基金公司迅速响应,新基发行热潮铺开,权益类基金主导本周发行,新发基金成市场增量主力。

基金新闻速览:公募增配北交所,QDII提示风险,ETF行情复盘
今日基金新闻包括公募基金增配北交所个股,多只QDII提示溢价风险,又有公募暂停APP运营。知名基金经理分享最新观点,今日ETF行情复盘显示市场震荡走高,创新药方向领涨,明日重点关注新发基金平安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联接。

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市场概况及重仓股分析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市场基金数量达12833只,资产净值34.24万亿元。债券、股票为基金主要持有资产类型,制造业、金融业等为持股主要行业。宁德时代蝉联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贵州茅台、腾讯控股位列其后。

债券ETF发行火热 差异化发展成突围方向
债券ETF发行如火如荼,总规模突破5000亿元。科创债ETF表现亮眼,公募基金公司纷纷布局。债券ETF发展面临新课题,需走出差异化发展之路,包括产品设计创新、精准市场定位及深度挖掘投资者需求。

2025公募基金二季报:港股配置比例创历史新高
2025年公募基金二季报显示,港股市场凭借估值优势成为公募基金资产配置的重要方向,主动偏股型基金对港股的配置比例攀升至历史峰值,医疗保健与金融板块成加仓主力。

公募基金自购潮:方正富邦基金领衔,彰显市场信心
公募基金掀起自购潮,方正富邦基金今年两次出手自购,真金白银支持A股市场。业内人士称此举传递积极信号,彰显对市场长期看好,方正富邦基金在固收与权益产品上均有布局,致力于成为成长型基金公司。

公募基金二季度重仓银行股,持仓市值突破2000亿
二季度公募基金对银行股持仓总市值接近2054亿元,环比大增27%。主动偏股基金持有银行股比例升至4.88%,创2021年一季度以来新高。机构认为银行股在公募基金持仓中依然欠配,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期银行股有所回调,但

北交所行情火热 公募基金加大配置力度
今年以来北交所行情火热,北证50大涨四成领涨大盘,公募基金加大配置。上半年公募基金重仓北交所企业39家,配置金额近百亿。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发布,多家基金公司递交产品申请,北交所板块估值中等,长期投资价值显现。

基金二季度银行股持仓大涨,股份行最受青睐
公募基金二季报显示,持仓银行股市值环比上涨约27%,股份行最受青睐。四家银行披露业绩快报,均实现营收净利双增。券商乐观认为银行股还有60%上涨空间,但短期涨幅过大或存回调可能。

养老金融新动态:人社部透露方向,指增Y份额扩容
近期养老金融领域动作不断,人社部透露未来方向,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及研究“默认投资”机制。同时,指增Y份额扩容,公募基金肩负“产品驱动”重任,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

港股科技投资热潮:企业年金与公募基金齐发力
港股科技领域投资热潮涌动,富国中证港股通科技ETF获企业年金青睐,多只ETF份额创新高。公募基金加速布局相关产品,腾讯控股等科技龙头获重仓,机构看好后市表现。

主动权益类基金港股持仓创新高,市场前景乐观
今年以来恒生指数领跑全球,主动权益类基金对港股持有规模创新高。公募基金积极布局港股,市场对港股预期良好。基金经理看好港股未来,认为阿尔法端充满机会,中国资产受追捧,港股吸引力增强。

2025公募基金二季报:港股配置逼近20%,通信金融成加仓新宠
2025年公募基金二季报显示,公募显著提升港股配置至19.91%,同时加仓通信、金融板块,减持消费与新能源重仓股。创业板强势逆转,北证配置比例翻倍,主板遭减持。机构博弈聚焦消费修复前景与“对等关税”扰动出口预期两大变量。

2025年6月公募基金规模再创新高,债基成增长主力
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4.3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债基规模单月增加超5000亿元,货基则经历净赎回。权益类基金受益于行情升温,股基、混基净值上涨,QDII基金也实现小幅增长。

科创综指ETF嘉实尾盘涨停 AI热潮再起
最近交易日,科创人工智能主题ETF集体上扬,科创综指ETF嘉实因1手交易涨停。业内认为因基金规模小致少量交易冲击市场。AI热潮再起,算力芯片板块异动,公募基金指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成上涨催化剂,中金基金、永赢基金看好AI产

方正证券首届公募生态圈高峰论坛举办,共探发展新机遇
方正证券首届公募生态圈高峰论坛在上海举办,61家公募基金代表出席,围绕宏观趋势、产品创新等展开讨论,共探财富管理生态发展与趋势及低利率时代资产配置新机遇。

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扩容,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第二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获批,纳入多只行业主题基金,品类更丰富。新模式基金费率细化,强化业绩负偏离约束。首批产品示范效应显现,后续将实现常态化注册,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宏利基金因外汇违规被罚7万 已妥善解决推进在华业务
外商独资公募宏利基金因违反外汇登记管理规定被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警告并罚款7万元。宏利基金表示,该事件发生在5年前,已妥善解决,后续将推进在华业务。宏利基金是国内首家合资转外资的公募基金公司,管理总规模达95

公募基金减持白酒股 刘彦春“躺平”战术受质疑
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报披露,白酒股被重点减持,而刘彦春却选择继续重仓。然而,其“躺平”战术效果并不理想,基金收益率不佳,盈利能力落后于同类基金。白酒股仍难言见底,刘彦春的翻身仗或难打。

2025年二季度公募盈利3850亿,华夏易方达广发领跑
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产品盈利3850.98亿元,连续第三个季度盈利。股票型、债券型基金成盈利主力,华夏、易方达、广发基金利润排名前三,市场表现强劲。

公募基金增配银行股,A/H价差收窄引关注
公募基金二季度增配银行股,主动权益类基金持有银行股占比上升。险资频频举牌银行H股,部分银行股A/H价差收窄,招商银行A/H价格倒挂。市场上对银行股共识是高分红、估值低,但分歧在于净息差收窄和地产下行拖累。

基金二季报揭晓:公募重仓电子新能源 行业布局显端倪
基金二季报显示,公募基金二季度重仓电子、新能源等行业,电子行业持股总市值最高。相比一季度,通信、银行等行业持股市值显著增加,公募基金行业布局调整明显。

2025年6月底我国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及资产规模概览
中基协24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4家,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34.39万亿元,展现基金行业蓬勃发展。

公募基金规模再创新高,市场投资热情高涨
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强劲,公募基金总规模截至6月末突破34万亿元,开放式与封闭式基金齐头并进。债券基金表现亮眼,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可观,公募机构布局热情高涨,市场投资热情高涨。

公募聚焦“反内卷”投资机会,光伏钢铁等板块迎反弹
近期公募基金聚焦“反内卷”投资机会,光伏、水泥、钢铁等周期板块反弹。政策加快治理“内卷式”竞争,本轮“反内卷”范围更广,实施机制更市场化。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受关注,相关ETF反弹。

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4万亿大关,多类型基金迎净申购
7月24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数据,截至6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4.3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权益市场回暖,多类型基金迎净申购,债基、QDII基金等表现突出,货币型基金遭净赎回。

公募基金规模再创新高,债基股基混合基齐增长
市场回暖之际,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4.3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债券基金规模增长最多,股基和混合基也实现增长。货币基金规模则出现下降,业内人士指出,货币基金收益较低,对投资者吸引力下降,且股市上涨使得避险需求回落。

公募基金二季报:汽车股被减持,金融通信股获加仓
公募基金二季报显示,基金减仓了汽车板块及相关产业链,比亚迪等个股被明显减持;同时加仓了金融、通信等板块,ETF成为国有银行重要加仓力量,多家城商行获主动型基金青睐,光模块板块成热门。

2025年6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4.39万亿,债券基金成增长主力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4.3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债券基金规模增长超5000亿元,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也实现规模增长,而货币基金规模则有所缩水。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