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英伟达与机器人企业共探物理AI未来
在2025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上,英伟达Omniverse与仿真模拟技术副总裁Rev Lebaredian、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银河通用创始人兼CTO王鹤罕见同框,围绕物理AI、仿真、机器人平台与商业落地等展开深入交流。
Rev Lebaredian指出,过去计算机和IT产业影响大多停留在信息空间,而人工智能使机器具备“物理智能”,计算机力量将进入100万亿美元的物理世界市场,机器人是实现这一跃迁的桥梁。他认为中国具备脱颖而出的独特条件,英伟达提出构建三类计算机推动机器人发展。
宇树科技和银河通用等机器人企业与英伟达合作,如银河通用的G1 Premium人形机器人搭载NVIDIA Jetson Thor,宇树科技的R1部署了英伟达全栈机器人技术。王兴兴表示人形机器人是通用机器人的重要载体,未来制造人形机器人或像组装电脑一样简单。宇树科技推出不同价位的人形机器人,还发布了A2机器狗,重视机器人上肢和手部研发。王鹤认为通用机器人是关键性、革命性产品,合成数据是推动具身智能快速落地的关键,银河通用和英伟达官宣了下一代人形机器人项目,他预计未来人形机器人市场将超越工业机械臂总产值,甚至可能超越汽车手机市场。
要让机器人真正走出实验室并规模化部署,需要顶层算力与仿真能力、成本可控且可量产的硬件工程,以及以合成数据驱动的大规模训练体系。以下是媒体问答全文:1、在医疗和养老等高精度应用场景中,NVIDIA Omniverse如何确保用仿真数据训练的机器人具备可靠性和安全性?Rev表示,构建安全可靠的机器人系统,唯一选择是使用仿真。2、未来几年内,驱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仿真领域会有哪些关键技术趋势将改变整个行业?Rev认为最大的趋势是常规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和发展应用到物理人工智能中,其中最重要的突破是推理能力的提升。3、宇树R1定价3.99万元,是否意味着硬件成本已不再是影响机器人商业化的障碍?王兴兴表示,成本和硬件并非基层商业化的关键性问题,具身智能模型的泛用性和实用性才是当下最棘手的问题。4、国内外对人形机器人的必要性争议不断,银河通用如何看待人形的必要性?王鹤认为从长远来看,人形机器人一定是要能够融入人类生活的,未来十年人形机器人的占比不会小。5、NVIDIA Jetson Thor与之前的Jetson平台有何区别?Rev表示,Jetson Thor具备足够的计算能力,能够运行更大、更强的神经网络和模型,拥有更高的带宽。6、未来机器人在哪些场景会迎来大规模普及?王兴兴认为未来肯定是朝着更实用的方向发展,但具体速度还需要时间。7、机器人真正能在工厂车间投入工作还需要多长时间?还有哪些关键挑战需要解决?王鹤表示,搬运方面已经非常接近实际工厂的部署,但分拣仍是更大的挑战。8、英伟达如何与合作伙伴共同应对仿真到现实(Sim2Real)之间的差距?Rev表示,可以通过提升仿真器本身的精度、构建代表现实世界的数据、直接捕捉现实世界等方式来弥合差距。9、针对具身智能大脑的基础模型,宇树科技主要聚焦哪些方向的探索?王兴兴表示,公司探索了很多方向,如用视频生成模型作为“世界模型”来驱动并对齐机械臂,但目前还在不断尝试各种新模型和新想法。10、大模型的扩展定律(Scaling Law)遇到了一些挑战?王鹤表示,不能简单地用一个统一的结论来概括,大模型的扩展是否遇到瓶颈需分类型讨论。11、目前限制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部署的关键技术瓶颈是什么?王鹤认为最核心的问题是机器人干活的能力还不够强,能完成的任务类型比较有限。12、机器人为什么要做双足?王兴兴表示,双腿提供了更多的通用性能力,是未来发展方向,但不同阶段会有最适合落地应用的形态。13、英伟达是如何应对物理AI对能耗、热管理和体积限制的挑战的?Rev表示,NVIDIA致力于打造针对特定算法的专用计算机,通过全栈优化实现性能飞跃。14、相比其他国家,怎么看中国AI的需求和实践中的挑战?Rev表示,中国既是重要市场,也是AI技术和产品的生产基地,拥有独特的规模优势和人才优势。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