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生物成分风波:可复美市场受挫,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前景如何?
夏日高温席卷全国,修复类护肤品卖断货,但巨子生物还没从成分风波的影响中缓过来。美妆批发商袁远称往年可复美在6·18期间销量“C位”,今年却遭遇“冷市”。
可复美是巨子生物的核心品牌,主打重组胶原蛋白成分,一直是美妆市场的明星产品。然而,今年5月卷入成分争议,引爆舆论场,双方就检测标准等问题展开数轮交锋。
目前风波暂时被画上休止符,但巨子生物难免受到波及,可复美品牌的口碑和销售正经历阶段性挑战。巨子生物市值一度蒸发近300亿港元,现在股价表现有所修复。
对于可复美产品的购买,品牌的部分粉丝显得有些犹豫不定。终端消费市场对于可复美产品的观望情绪明显加重,更直观的表现是,可复美在今年6·18电商大促中失意。
美银证券研报指出,成分风波是导致可复美排名跳水的关键诱因。另一方面,可复美与带货达人的合作关系也受到了成分风波影响。
受影响的不仅仅是线上生意,线下也有消费者到店询问可复美事件始末,而后选择买别的品牌。
争议给巨子生物带来的影响,从C端销售延伸到了资本市场。巨子生物在上市后保持业绩增长趋势,但受此次争议影响,巨子生物的股价一度下挫,市值蒸发超180亿港元。
或为提振二级市场信心,巨子生物发布控股股东增持股份计划,并于6月25日与26日详细披露该计划细节。
多名行业人士认为,成分风波对于巨子生物的影响不会太久,行业人士对于巨子生物走出低谷的信心,来源于对重组胶原蛋白赛道长期前景的看好。
弗若斯特沙利文显示,2017年~2021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从15亿元扩张到108亿元,到2027年有望增至10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2.4%。
虽然该赛道头部企业的巨子生物表现短暂承压,但资本热钱还在不断涌入。在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新老玩家齐聚一堂、摩拳擦掌。
7月8日,时代财经曾就风波后巨子生物的内部干预与调整等问题,联系巨子生物相关人士,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应受访者要求,袁远、林杏、米朵皆为化名)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图源:巨子生物财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