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综合价值管理:多元投资合力下的新路径
编者按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之基,价值创造是中长期回报的根本。近年产业结构重塑,社会文化多元,对上市公司价值评价需从单一市值向多元综合价值转变。金融、产业投资人及政府等都是评价主体,金融投资、产业投资及多元社会价值都是重要体现。本报特邀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撰写系列研究报告,从不同投资人视角出发,理顺评估机制,探讨上市公司综合价值管理。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价值创造之源,我国持续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及功能体系建设。在政策协同发力下,资本市场运行渐趋稳健,但上市公司估值呈现新变化:高科技等公司估值走高,而白马蓝筹估值走低。这导致上市公司面临价值评估与企业自我评价相差甚远的状况,如何理解和认识多元投资主体和企业的多元投资价值,是提升上市公司综合投资价值的重要前提。
一、从企业上市之后的困惑说起
发行上市是企业发展新起点,但企业在上市之后也面临多重困惑,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上市光环消失后企业关注度滑坡、不同上市公司之间的估值差异越来越大、企业自我评价与市场评价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数字化时代正在加速重塑上市公司价值评价体系。
二、三类投资主体对上市公司三类价值的评价
上市公司综合价值是一个完整系统,包括多元主体对企业多元价值的评价,具体来看,当前上市公司主要面临金融投资人、产业投资人、其他社会投资人等三类主体对企业金融投资价值、产业投资价值和多元社会价值等三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
三、上市公司综合价值管理的目的是推动多元投资主体形成合力
在全面理解上市公司综合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如何做好综合价值管理是难点。具体措施包括将综合价值管理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全流程中、强化上市公司综合价值的全链条管理,综合价值管理的目的是推动多元投资主体形成合力,共同提高上市公司价值。
(杨成长系申万宏源研究首席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龚芳系申万宏源研究政策研究室主任,首席研究员)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