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私募调研热潮:探索基本面与全球资管之路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7月20日,今年以来已有上百家量化私募对上市公司进行了500多次的调研。量化机构之所以频频调研上市公司,一方面是部分量化管理人搭建了主观研究团队,以提升策略的收益来源多样性;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量化私募逐步加大基本面因子的挖掘。
在业内人士看来,量化发力多策略与基本面因子研究背后,是国内私募朝着全球资管的方向加速成长的趋势。
量化私募频现公司调研名单
7月14日,天阳科技发布公告显示,近日,睿远基金、中欧基金、星石投资、复胜资产等多家采用主观策略的机构对公司进行了线上或线下调研。在此次调研名单中,九章资产赫然在列。
公开资料显示,九章资产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量化投资,实控人为深度求索(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
近日,佐力药业和复旦张江发布的公告显示,明汯投资现身两家公司的调研名单。据悉,明汯投资是国内较早一批全周期、多策略、多品种的量化私募管理人。
事实上,今年以来参与上市公司调研的量化私募不少。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共有135家量化私募调研了近400家上市公司,调研频次超500次。
值得注意的是,量化私募调研方向,也与主观私募基本一致。数据显示,量化私募今年以来调研最多的行业为电子、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板块。
在基本面中找超额收益
为何近期量化机构频繁调研上市公司?上海一家头部私募坦言,公司不断提升投资品种和策略的丰富性,组建了专门的主观多空团队,希望能给客户提供更丰富的收益来源。
一位量化私募创始人表示,现场尽调是公司持续发现、关注和验证基本面逻辑驱动因子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量化私募规模迅速扩张,基本面因子研究是必然趋势。
卓德投资副总经理李进表示,更注重基本面因子挖掘的中低频量化策略,将成为行业主流方向。而对于基本面因子的挖掘来说,现场尽调是重要的方式之一。
全球资管公司的准备动作
除了加强基本面研究,越来越多量化私募朝着全球资管的目标奋力前行。“最近我刚从中东回来,主要是去对接海外资金的需求。”沪上一位量化私募合伙人透露,近年来公司取得了香港9号牌照,还在新加坡成立了办公室。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19日,超20家内地百亿级量化私募持有香港9号牌照,与此同时,多家量化私募目前正在探索海外市场的量化投资。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