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牛散”现身首发暗藏玄机,高净值投资者参与配置
近年来,随着被动投资的普及和ETF等指数工具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选择借道ETF参与市场投资。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多位“牛散”频繁出现在ETF首发认购的前十大持有人中,多者累计认购金额甚至高达5000万元以上。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在ETF“重首发”的行业规则下,部分高净值的个人投资者或成为ETF首发时“帮忙资金”的来源。此外,部分私募资金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也会采取挂名的形式,参与ETF配置或者提供流动性做市服务。
多次现身前十大持有人
近期,多位“牛散”频繁出现在ETF首发的前十大持有人中,尤其是易方达中证数字经济主题ETF、博时中证A100ETF、嘉实国证自由现金流ETF等上半年发行的ETF新品,甚至出现“牛散”包揽前十大持有人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部分“牛散”的名字多次出现在ETF首发认购前十名。据不完全统计,楼建纬、刘晓荣至少出现在9只ETF新品的前十大持有人中;张晓芹、黄恒、林子钧、潘君君等名字也多次现身。如果将认购金额加总,多者已突破5000万元。
例如,1月至6月,楼建纬每个月都重仓参与ETF首发认购,认购的新品包括华夏创业板50ETF、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综合ETF等,单笔认购金额在400万元至1200万元不等。
张晓芹、林子钧的名字总是一起出现,并且还有重复认购同一主题产品的情况。例如,两人都进入了南方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工银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等新品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林子钧累计认购总额超5500万元,张晓芹累计认购总额在3000万元以上。
存在“帮忙资金”嫌疑
记者采访多方业内人士了解到,这些ETF“牛散”往往来自券商渠道或者ETF托管方的客户,参与ETF新发存在“帮忙资金”嫌疑。
“ETF新发不仅有认购费成本,还有建仓期的时间成本,而且当前很多新发的ETF产品并不是市场上的稀缺品种,类似的产品都有已上市的可供选择。”上海某ETF基金经理表示。
并且,从过往的情况来看,部分重仓参与ETF首发认购的个人投资者,在随后披露的半年报或者年报中,就退出了前十大持有人序列。
比如,楼建纬曾在2024年下半年参与汇添富中证全指软件ETF的首发认购,截至2024年10月30日,楼建纬为该ETF的第六大持有人;然而,2024年基金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ETF的前十大持有人中已没有楼建纬的身影。
某个人投资者对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券商客户经理推荐过某自由现金流主题ETF的首发认购,并且建议其认购后在ETF上市首日即可根据涨幅情况择机卖出。
吸引高净值客户参与配置
随着ETF工具供给的丰富和指数投资的普及,永赢基金表示,国内越来越多个人投资者正从个股投资转向指数化投资。个人投资者逐渐认可ETF分散风险、费率低廉的优势,倾向于通过跟踪特定板块或整体市场获取收益。
记者从业内获悉,部分持有ETF资金量较大的个人投资者也可能是私募的“马甲”,他们参与的目的一般是出于资金配置需求,或是提供做市流动性服务等。
高净值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参与到ETF配置中。比如,过去高净值投资者可能会选择持有股票,但因资金量较大可能会成为公司实控人。随着被动投资逐步被市场所认可,他们可能会被吸引转向持有ETF产品。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