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净值个人投资者热衷ETF认购,指数化投资受青睐

网络 2025-07-11 07:00:23
证券研报 2025-07-11 07:00:23 阅读

  近年来,随着被动投资的普及和ETF等指数工具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选择借道ETF参与市场投资。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多位大资金体量的个人投资者频繁出现在ETF首发认购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其中不乏累计认购金额高达5000万元以上的个人投资者。

  在ETF“重首发”的行业潜规则下,部分高净值的个人投资者已成为ETF首发时“帮忙资金”的来源之一。此外由于各种原因,部分私募资金可能也会采取挂名的形式,参与ETF配置或者提供流动性做市服务。整体而言,随着ETF工具供给的丰富和指数投资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正从个股投资转向指数化投资。

  高净值个人投资者频频参与ETF首发认购,个人投资者甚至直接包揽其前十大持有人。今年上半年部分个人投资者的名字多次登上ETF首发持有人名单,楼建纬、刘晓荣至少出现在9只ETF新品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张晓芹、黄恒、林子钧、潘君君等也多次现身,多位个人投资者的认购规模已逼近6000万元。

  例如,今年1月至6月,楼建纬每个月都参与ETF首发认购,单笔认购金额在400万元到1200万元之间。张晓芹、林子钧的名字总是“组团出现”,并且还有重复认购同一主题产品的情况。林子钧的累计认购总额超5500万元,张晓芹的累计认购总额也在3000万元以上。

  此外,个人投资者“出手大方”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黄恒认购嘉实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林子钧认购工银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的单笔资金规模都高达2000万元,均位列相应ETF产品的第一大持有人。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多方业内人士了解到,这些大力参与ETF首发的高净值个人投资者往往来自券商渠道或者ETF托管方的客户资源,参与ETF新发存在一定的“帮忙资金”嫌疑。并且,从历史情况来看,部分大力参与ETF首发认购的个人投资者,在随后披露的半年报或者年报中迅速退出前十大持有人序列的几率不低。

  随着ETF工具供给的丰富和指数投资的普及,永赢基金表示,国内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正从个股投资转向指数化投资。个人投资者逐渐认可ETF分散风险、费率低廉的优势,倾向于通过跟踪特定板块或整体市场获取收益,以此替代对单一股票的押注。

  从交易特征来看,个人投资者交易通常更加活跃,更偏好半导体、创新药等弹性较高的行业主题ETF。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部分持有ETF资金量较大的个人投资者也可能是私募机构的“马甲”,他们参与的目的一般是出于资金配置需求,或是提供做市流动性服务等。

  此外,监管方面也鼓励高净值个人投资者更多地参与ETF的配置。ETF基金管理人加大了对高净值客户的覆盖力度,比如6月以来,华泰柏瑞基金联合华泰证券浙江分公司举办了高端客户投教沙龙活动,现场共有近30位高净值客户参与。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