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链价格回暖,硅料硅片报价上调,行业呼吁高维度竞争
近日,光伏产业链上游价格出现回暖迹象,硅料成交价格已率先上涨,多家硅片厂商也于7月9日上调报价。业内判断,价格传导顺利将修复盈利。
随着“反内卷”深入,业内呼吁转向更高维度市场竞争。协鑫科技负责人表示,全行业应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将竞争维度从低水平的“价格战”升级为高价值的“技术战”和“绿色战”。
硅料报价大幅上调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3.71万元/吨,环比上涨6.92%。本周硅料价格延续涨势,报价区间提升至4.5万元/吨—5.0万元/吨。
硅业分会认为,硅料企业一次性提价至综合成本线之上。硅片企业短期内仍持观望态度,暂未大规模接受涨价。硅料市场已呈现触底企稳态势。
行业咨询机构InfoLink判断,硅料环节核心矛盾点仍在于资金来源、硅料库存去库的处置以及需求低迷的现实问题仍旧存在,但政策面执行力度较强,仍有机会看到一线曙光。
记者注意到,颗粒硅与块状硅之间的价差正在缩小,协鑫科技负责人表示,这主要得益于颗粒硅三大核心优势。
下游盈利有望修复
硅业分会数据显示,本周硅片价格止跌持平。该机构指出,市场行情较前期消极转向较为积极态势。
同时,叠加硅片价格持续走低,各厂商开始提价探涨。业内人士反馈,本次硅片报价上调的主要原因是上游硅料涨价引发的传导效应。
InfoLink指出,上游涨价信号持续向下传递。本周,电池片厂家积极规划上调报价,具体涨幅与何时落地仍取决于后续上下游价格博弈而定。
至于组件价格,目前整体僵持,分布式项目价格从上周的回落转为企稳,甚至部分一线厂家每瓦报价调涨1—2分。
推动高维度市场竞争
协鑫科技负责人表示,光伏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彻底跳出“内卷”陷阱,转向以技术创新、品质提升和绿色低碳为核心的价值竞争。
多家机构谈到了“反内卷”与整顿硅料产能持续推进对行业的影响。硅业分会指出,在有限的下游需求下,品质差异不大且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将优先成交。
总的来看,本轮多晶硅周期性调整已步入正轨,后续仍需经历深度调整与出清的关键阶段。
协鑫科技负责人表示,公司将继续以颗粒硅技术为战略支点,推动全行业从单纯的“产能竞争”向更具价值的“碳值竞争”转型升级。
InfoLink认为,“反内卷”等举措强化了市场对价格修复的想象空间。硅业分会则提到,硅片价格走势仍需要落点于上游硅料价格导致的硅片成本变化与下游电池和硅片厂商博弈的结果。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