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行业2025上半年业绩向好 研发创新成关键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孔令仪时娜)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陆续出炉,生物医药行业相关公司业绩稳中向好。截至7月25日,深市生物医药行业已有56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合计实现净利润38亿元至50亿元。在这些上市公司中,3家公司实现扭亏,13家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上限超过100%。
从业绩增长原因来看,重视研发、新品上市销售或放量是相关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中,大博医疗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至2.5亿元,同比增长66.37%至80.84%。奥赛康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5亿元至1.75亿元,同比增长78.58%至131.50%。吉林敖东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36亿元至12.9亿元,同比增长130%至140%。
大博医疗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各产品线步入耗材集采后新的增长常态,并且公司坚持产品创新、技术服务、国际化发展战略,推动各项业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奥赛康表示,公司常年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近两年来有多款新品上市销售,推动公司营收增长、盈利能力提升。今年是公司创新研发成果集中兑现的关键一年,利厄替尼片(奥壹新®)作为公司开发的首个一类创新药,已于今年上半年获批上市。
吉林敖东表示,公司在报告期内积极实施“大品种群、多品种群”的销售拉动政策,坚持走“医药+金融+大健康”多轮驱动快速发展的道路,按照年初制定的估值提升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围绕新产品和大品种二次开发稳步推进各研发项目。此外,在中医药传承创新方面,公司积极探索并优选中药经典名方、配方颗粒标准及中药药材资源等进行研究,已累计获得525个《中药配方颗粒上市备案凭证》。
展望未来,深市生物医药行业相关上市公司纷纷表现出持续研发创新的决心。
大博医疗表示,公司未来将继续聚焦主业发展,通过加强创新研发、持续优化服务等举措,持续推进医用高值耗材领域多产品线共同发展,争取提高现有产品的市场份额,推动企业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奥赛康表示,创新是企业发展之本。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药物研发创新、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瞄准临床急需和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加快研发上市更多国产优质新药、好药,努力提高患者用药的可及性、先进性和可持续性。
吉林敖东表示,公司在保持医药主业稳健发展的同时,将积极拓展大健康领域,通过创新研发,不断丰富产品管线并提升产品附加值。依托“敖东及图”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的品牌优势,充分发挥产品质量优势,挖掘核心大品种群、重点品种群、潜力品种群的市场价值,打造具有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技术优势的医药产业集团。
分析人士认为,生物制药行业正经历“创新驱动”与“政策筛选”的双重考验,具备核心技术和国际化能力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持续领跑;而依赖传统业务且创新储备不足的企业,则面临集采降价与成本压力的双重挑战。随着集采政策的持续深化与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药企的创新能力、成本管控及国际化布局将成决胜关键因素。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