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六周年:圆梦、护梦与筑梦

网络 2025-07-22 06:45:21
股市要闻 2025-07-22 06:45:21 阅读

  6年前的今天,2019年7月22日,黄浦江畔锣声响亮,中国资本市场迈入科创板时间。这一天,凝聚了市场改革者的智慧,绽放了无数科创人的梦想。

  6年来,作为上海证券报报道上交所的跑口记者,我耳闻目睹甚至参与了这场资本市场增量改革的诸多重要时刻。这些记忆诉说着岁月的不凡,展示着梦想的瑰丽。

  圆梦

  2004年,60岁的尹志尧创立中微公司。15年后,他带领公司登陆科创板。如今,81岁的他依然神采奕奕,积极建言完善科创板制度。“上市6年,销售规模增长了5倍以上。”尹志尧分享着公司蜕变。

  6年间,科创板已汇集了120余家集成电路领先企业,成为集成电路产业的集聚地,显著提升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自主化水平。

  护梦

  2019年3月2日,标题为《凌晨发布!科创板“2+6”规则定稿67处重要修改,逐条比对一图看懂!》的微信稿刷屏。这是记者与编辑们通宵达旦的难忘作品。

  同年3月22日,首批科创板申报企业亮相。所有的媒体记者屏息盯着审核中心大屏幕的变动信息,我深切感受到了改革推移的刻度。

  筑梦

  上交所是这场改革最前线的阵地。这里一群平均年龄33岁的青年人,是改革的攻坚者。他们让一个个科创梦变为现实。

  “科创板上市发行审核中心”,被外界视为科创板的神秘“考场”。从2018年11月5日起,上交所就开始组建核心团队筹备科创板工作。

  6年间,已有589家硬科技企业经过审核注册,顺利登上科创板的“舞台”。科创板开市6年间,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主战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