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IPO分化:顺德农商行撤回,区域银行资本补充策略显差异
3家候场超5年的中小银行IPO进程迎来新动向。东莞银行与广东南海农商行IPO审核状态恢复为“已受理”,顺德农商行则撤回上市申请材料。顺德农商行方面表示,鉴于战略规划优化需要,经审慎评估后决定暂缓上市进程,未来将根据市场环境择机重启。
银行在选择是否持续推进上市时,需综合评估自身资本缺口紧迫性、近3年盈利稳定性、资产质量,以及当前资本市场对银行股的接受度等。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认为,若自身指标与监管要求存在明显差距,或市场环境导致上市后融资效果有限,暂缓或退出反而是更务实的选择。
当部分银行选择暂别IPO赛道时,另一些区域银行正加速冲刺资本市场。顺德农商行撤回IPO后,将通过经营效益稳定补充内源性资本,此前已发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同时,该行已制定“一体两翼三赋能”的核心战略,撤回IPO有利于集中精力专注业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与顺德农商行排队等待IPO的广东另外两家银行同样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期。经过5年以上的长时间等待,3家银行的上市进程与最初提交申请时相比已面临截然不同的市场环境。在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以及银行业竞争格局重塑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这些银行的经营状况和市场定位均已发生显著变化。
过去5年商业银行市场环境的变化,是否增加了银行上市难度?薛洪言表示,一方面,资本市场的资源更倾向于流向硬科技、科创类企业,相比之下,银行在IPO审核中的优先级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经济下行期区域银行普遍面临息差收窄、盈利增速放缓等压力,若财务数据无法体现持续成长能力,易被质疑“上市后能否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不过,资产质量优质、深耕本地特色产业、盈利结构多元的银行,仍可能通过展现差异化竞争力获得资本市场认可。
中泰证券银行分析师马志豪指出,近年来银行业所面临的新挑战包括信贷需求不足、息差持续收窄、部分领域资产质量压力暴露,均对银行的盈利能力稳定性提出考验,而盈利能力是分红能力的基础,在当前市场对银行股红利属性进一步关注的基础上,盈利能力的承压会为其上市融资带来一定难度。
近年来排队上市的银行主动撤单现象增多。区域银行主动调整上市战略将产生哪些影响?业内人士指出,资本补充渠道的变化将成为主要关注点。马志豪认为,退出上市进程一定程度上缩窄了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但这方面影响程度总体有限。薛洪言认为,上市本是拓宽资本补充的重要渠道,退出意味着短期内失去通过股权融资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机会,不过,退出也可能是银行基于当前自身资产质量、盈利增速与监管要求存在差距的主动调整。
当前,银行上市战略呈现分化态势,部分银行选择主动调整上市计划,同时仍有银行积极布局上市。全国性银行绝大部分已完成上市布局,目前仍在竞逐上市的银行以城商行、农商行等区域银行为主。无论最终能否成功上市,持续提升自身竞争能力、构建多元化资本补充渠道都是区域银行所面临的必修课。
薛洪言指出,区域银行需从“轻资本、差异化”入手提升竞争力。马志豪认为,区域性银行应通过“内外并举”实现资本补充。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