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机构密集发声看多中国资产,A股估值与科技领域受关注

近期,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银等国际机构密集发声,看多买多中国。看好中国经济、买多中国资产,已成为外资机构的主流观点。7月9日,沪指盘中重回3500点,A股总市值站稳100万亿元大关。在此背景下,科技创新赛道投资热度高企。
多家外资机构及业内专家表示,中国资产仍具估值优势,科技与制造领域将成为投资核心,资本市场有望展现结构性机会,推动中国在全球资产配置“再平衡”中占据更重要位置。记者梳理外汇市场数据发现,跨境资金延续净流入,外资投资境内股票转为净买入。
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从估值水平看,中国资产的“性价比”受到全球资本瞩目。瑞银证券指出,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沪深300相对MSCI全球新兴市场指数存在折价。若下半年流动性环境宽松,估值有望小幅提升。纳斯达克大中华区业务开发前副总监陈淑敏提到,估值与全球产业发展密切相关,A股相对低估,产业结构转型潜力正在被外资重新评估。
“就下半年全球经济态势来看,我们预期美国经济增长或放缓,而中国经济增长或较为稳定。在此背景下,A股基本面改善,估值处于合理偏低位置,中国资产的吸引力有所提升。”摩根资产管理资深环球市场策略师蒋先威说道。
陈淑敏也提到,目前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有好转迹象,这对外资而言是重要的积极信号。目前,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总体稳定在3万亿元左右,且今年上半年外资持续加仓。
外资偏好半导体、银行、科技制造
中国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领域出台的支持政策,被外资机构视为驱动A股市场的重要推进力。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合计643家外资机构调研A股上市公司4835家次。从调研标的上看,外资关注度较高的行业,包括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行业等。
“2025年开年以来,一批中国科技企业在不同领域实现了创新突破,引发全球资本对中国科技实力的重估,科技创新引领中国资产重估行情。此外,中国企业所拥有的完备产业链、高性价比优势,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摩根士丹利基金在采访中表示。
具体来看,摩根士丹利基金提道:“今年以来,我们持续看好科技成长领域。科技成长板块估值回落到低位,政策加持下,AI产业的长期发展逻辑很强。高端机械、汽车、军工、医药等中国制造板块中的优质公司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蒋先威也提到,中国企业在政策支持下,已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药等硬科技领域实现国际竞争力突破,盈利增速较快,相关板块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下半年外资流入趋势将延续
从外资流向看,今年以来,外资通过主动及被动方式积极布局中国资产。“这显示出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信心不断增强。”蒋先威预计,“下半年外资流入趋势将延续,投资结构将集中于科技成长、高端制造及新消费等板块。”
摩根士丹利亚洲首席执行官兼全球股票业务联席主管高浩灃进一步指出:“当前全球市场呈现前所未有的投资资金再分配的趋势。如果上海和中国香港能够吸收这笔资金,那将是非常可观的机遇。”
事实上,在全球资产配置“再平衡”趋势下,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深化备受外资关注。未来,随着北交所、新三板等现代化改革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和制度完善将继续深化。
可以看到,外资机构对下半年中国资本市场关注度仍在高位,估值修复潜力、政策红利、科技制造领域的结构性机会,以及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或将共同推动中国在全球资产配置“再平衡”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