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俊科技(300926):核心客户车型放量+新产品产能释放 带动公司业绩超预期
事件:公司发布2025 年Q1 业绩预告。2025 年Q1,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3-1.6 亿元,同比增长30%-60%;扣非归母净利润1.3-1.5 亿元,同比增长30%-60%。
业绩超预期,主要系受益于核心客户车型放量+新产品产能释放。公司业绩高速增长,我们预计主要受益于新能源车客户订单放量+公司车身模块化产品产能加快释放。Q1 国内新能源车销量307.5 万辆,同比+47%,其中小鹏销量9.4 万辆,同比+331%,理想销量9.3 万辆,同比+16%,吉利销量70 万辆,同比+48%,长安销量70.5 万辆,同比+2%。公司和比亚迪等客户也有多个项目在配套,主力客户均处在强车型周期,预计随新车发布及交付,收入有望继续高增。
车身工艺布局全面,打造白车身总成供应商。在零部件轻量化、电子化的趋势下,行业将逐步实行产品升级,实现向集成化、模块化供货方向转变。
公司注重技术研发与创新,已掌握冲压、激光焊接、注塑、热成型、激光切割、一体化压铸及装配等关键生产工艺和技术,且具有较强的精密模具开发、制造能力,协同效应明显,打造了较强的成本、响应优势,有助于公司切入白车身领域,打开新的发展空间。同时,公司积极开展新工艺研发,推动内部降本增效,增强盈利能力。
在手订单充足,产能释放助力长期发展。公司主要客户为大型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和整车厂商,包括蒂森克虏伯、麦格纳、耐世特等以及理想、长安、比亚迪、赛力斯、吉利等。公司工艺布局完善,并陆续拓展白车身、电池包、电驱等产品,在手订单充足。公司扩张常州基地,设子公司建设河北、宁波、沙坪坝以及肇庆基地,同时布局一体化压铸,新产能将在未来三年逐步投产,预计能有效满客户订单需求,强化公司定点获取能力。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11.2/13.4亿元,对应13/10/8 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客户销量不及预期;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