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只公募基金同日首发 权益类占比超六成
5月6日,36只公募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开启首发。其中,权益类基金达24只,占比超过60%。多数权益类基金是被动投资的指数产品。具体来看,权益类基金中,指数型基金达20只。其中,新发的ETF有6只,涵盖港股通汽车产业、航空航天、数字经济等行业主题,以及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和上证科创板成长等领域。

4月公募机构调研逼近万次大关 电子和医药生物行业最受关注
新华财经上海5月6日电受年报和一季报密集披露带动,4月公募机构调研热情大涨。据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全月共有162家公募机构对A股上市公司展开调研,覆盖30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732只个股,合计调研频次达9796次,较3月环比激增129.47%,创下年内调研活跃度新高。

15年血泪总结:我靠三次顿悟打破贫穷魔咒!
我出生在被群山环抱的小村庄,祖辈世代以农为生。父母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在贫瘠的土地上为我刨出一条求学之路,将我送进了改变命运的中专技工学校。1初涉基金,尝到甜头童年物质匮乏的记忆如影随形,这让我对财富产生了近乎偏执的渴求。初入社会时,微薄的工资让我与"万元户"的梦想始终隔着一道天堑。

存量强势吸金 新品密集成立 今年以来2700亿元资金借道ETF入市
尽管开年以来遭遇资金净流出,但在4月7日中央汇金等机构强力增持后,今年前四个月ETF净申购额依然高达1700亿元。从权益类ETF产品情况看,今年以来新成立的ETF及ETF联接基金数量超过160只,发行规模近千亿元。两者叠加,今年以来约2700亿元资金借道ETF入市,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力量。ETF资金流向大逆转从今年前四个月ETF申赎情况看,4月7日成为资金申赎的分水岭。

4月基金新发逾900亿份 创新产品持续吸金
刚刚过去的4月,A股市场在震荡中以“黄金坑”筑底,什么样的基金正在逆市吸金?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在4月的新基金发行中,权益类产品延续强势,占据半壁江山;FOF基金则凭借“哑铃型”配置优势而异军突起,头部效应持续强化。具体来看,4月有119只新基金发行,合计募集901.56亿份。

新消费赛道开启新超额 基金经理单押传统标的或难再“躺赢”
今年“五一”假期,消费市场的火爆场面令人目不暇接,新消费场景迸发的新活力同样夺人眼球。比如,广州萤火虫漫展人声鼎沸;分布在上海不同商圈的十余场漫展,所聚拢的人气节节攀高;瞄准Z世代人群的泡泡玛特持续火热,新品开售再掀抢购潮;“携宠出行”再度刺激宠物经济走向高景气。为此,一些城市也开始尝试打造“新消费品牌”标杆。

首只险资私募证券基金重仓股揭晓 超千亿元长钱“在路上”
随着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报发布完毕,我国首只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鸿鹄志远”)的A股持仓情况也浮出水面。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鸿鹄志远重仓(现身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了3只A股股票。同时,第二批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正在快速推进。

4月份私募机构调研热度攀升 电子与医药生物赛道成焦点
随着市场情绪回暖,私募机构调研热度显著攀升。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共有1189家私募机构对639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调研,合计调研次数达7647次,环比增长117.68%。业内人士认为,私募机构调研频次激增,既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当前市场估值水平的认可,也预示着未来市场可能迎来更多增量资金。

“消费分化”而非“消费降级”!基金经理被“上了一课 ”
年内港股新消费的集体起飞,给消费基金经理上了生动一课!今年以来,部分港股新消费品牌的股价表现持续亮眼,截至4月30日收盘,老铺黄金年内股价涨幅已超过198%,古茗、蜜雪集团较发行价累计涨幅超过140%,泡泡玛特涨116%、毛戈平涨83%。这种现象背后,有市场声音认为,消费市场正在抛弃中间地带,要么极致性价比穿透下沉市场,要么高端化构建壁垒。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经贸关系不是零和游戏 滥施关税损人害己
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消息,2025年5月3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办开放日暨甘肃省推介活动,谢锋大使出席并致辞。谢锋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经济全球化已从涓涓细流汇聚成滚滚浪潮,各国优势互补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经贸关系不是零和游戏,贸易壁垒如同抽刀断水。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