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咖啡价格飙升,期货工具或成破局关键
在这个炎热的夏季,柠檬悄然成为“水果新贵”。蜜雪冰城门店里,柠檬水成本上浮;全国批发市场柠檬价格显著走高,咖啡豆价格波动更为剧烈。原料端产区气候异常导致供给连续两年下滑,新消费热潮释放的需求,加剧国内软商品市场价格波动。
面对原料价格上涨,国内茶饮、咖啡企业通过提前锁价、直接采购等方式控制成本,但多属个体应对策略,原料供应市场尚缺少系统化价格发现与风险对冲机制。
咖啡等小品种期货的尽快推出被市场寄予厚望,标准化、公开透明的价格发现机制,将推动上游产区加快品控与规范化进程,为新消费产业注入更强韧性与信心。
一颗柠檬涨到4元,柠檬价格从年初约9元/公斤一路跃升至14元/公斤,江苏凌家塘市场最高报价达24元/公斤。咖啡豆价格波动更剧烈,国内某知名连锁品牌的阿拉比卡意式拼配豆,涨幅近四成。
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离不开供需两端的共同驱动。柠檬与咖啡,恰是两个典型。供给侧冲击已持续两个年度,以柠檬为例,全国黄柠檬产量超七成来自四川省安岳县,去年以来,该地先后遭遇高温干旱和倒春寒,坐果率显著下降。
咖啡主产国同样遭受气候不利影响。2024年,巴西、越南等主要出口国减产明显,国际供应链持续承压。与之对照的,是在新消费趋势带动下快速扩张的需求。
日渐扩张的需求遇到供给短缺,价格波动进一步放大。在全球咖啡市场上,通过期货和金融衍生品锁定原料价格、分散成本风险已是惯常操作。国内咖啡期货尚在酝酿中,企业只能在有限手段中寻找成本缓冲空间。
新消费浪潮带来了真实而剧烈的产业升级,供应链对原材料价格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咖啡期货的“破局时刻”或已不远。
“一旦落地,咖啡期货有望在产业链上下游间发挥稳定预期、管理波动的功能性作用。”徐盛认为,咖啡产业链上不同角色有着各自清晰的套保逻辑。
除风险管理外,期货工具还具有价格发现与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新的消费趋势需要新工具支持,眼下的中国咖啡与新茶饮市场,正处于临界点上。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