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监会: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
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对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具体适用管理费率水平。

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落实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决策部署,中国证监会于近日公开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ETF今日收评:军工龙头ETF涨超4%,港股创新药相关ETF跌幅居前
市场全天高开后震荡回落,三大指数小幅上涨,从板块来看,军工股集体爆发,化工股表现活跃,地产股一度冲高。下跌方面,创新药概念股展开调整。ETF涨跌幅方面,军工龙头ETF涨超4%。有券商表示,展望2025年,军工行业订单有望迎来拐点,在服务于提升装备性能或降低装备成本的新技术,以新域新质作战力量为代表的新产品,军贸和军用技术转化带来的新市场等方向或蕴含更大弹性。

新消费“闪亮”假期!重仓股贡献近20倍收益 这些基金已布局
“五一”假期已过去,但方兴未艾的潮玩消费引发的投资前景,持续成为市场热议焦点。从基金投研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分享的假期出行见闻来看,泡泡玛特、蜜雪冰城,以及黄金潮牌饰品等,成为今年火热消费中的新亮点。与此相对应的是,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集团等消费个股年内累计涨幅都超过了100%。

公募业出台重大改革!吴清宣布高质量发展改革方案今日下午发布
公募基金改革将于今日落地。5月7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谈到,今日将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优化主动权益基金收费模式,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现象,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转向“重回报”,更好体现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同甘共苦、共同发展、相互成就,努力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

吴清:基金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中国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吴清表示,此次公募基金改革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一是突出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重点是改革基金的运营模式,督促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

机构看“五一”:餐饮链企业更具增长弹性 运动消费市场热度攀升
文化和旅游部5月6日公布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携程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出行消费呈现“长线爆发、跨境双向升温、县域逆袭”三大特征。此外,在促消费政策叠加节假日效应的带动下,零售、餐饮消费显著增长,以旧换新消费显现强劲动能。

“五一”民航客运量同比增长11.8% 机构:旺季表现有望延续至暑运
交通运输部5月6日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146594万人次,日均29319万人次,同比增长7.9%。具体来看,铁路客运量为10170万人次,日均2034万人次,同比增长10.8%。水路客运量为861万人次,日均172万人次,同比增长23.8%。

公募探索浮动费率基金新模式 20多家基金公司将上报新品,管理费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
公募费率改革持续推进,浮动费率基金有望再迎新品。部分基金公司近期将上报新型浮动费率主动权益类基金,此次上报产品主要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更为重视投资者获得感,这是公募基金在浮动费率基金上又一次新的探索。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将推出基金产品端创新在加速推进中。据了解,多家基金公司近期将上报新型浮动费率主动权益类基金,这是自2023年四季度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推出后,再度发力前行。

年内新成立基金发行总规模超3400亿元 权益基金新发规模占比近一半
近期基金新发市场延续了3月回暖势头,4月以来百余只新基金发行规模近千亿元。年内新成立的基金超400只,合计发行规模超过3400亿元,近半数为权益基金。股票型基金、FOF、QDII等发行规模同比大增。业内普遍看好权益市场,重点关注AI主线投资机会。据数据,按基金成立日统计,今年以来共有427只新基金成立,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0只,合计发行规模为3424.64亿元。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