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现身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投资类型多元化

网络 2025-07-21 18:51:00
期货研报 2025-07-21 18:51:00 阅读

财联社7月21日讯(记者李迪)近日,多家险资现身各类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截至7月14日,汇添富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的第二大持有人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保险产品”,持有份额达6000.13万份。

值得注意的是,该ETF追踪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头号权重股是泡泡玛特。此外,该ETF与A股消费股互补,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契合险资长期投资理念,吸引险资投资。

除港股消费外,人工智能、中证A500等赛道的ETF也获得险资青睐。其中,富国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上市前的前十大持有人中包含三家险资,总份额达7500万份。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险资投资ETF的类型逐步多元化,从宽基ETF拓展至各类主题ETF。险资借ETF布局新质生产力领域,既响应国家战略,也优化自身投资结构。

不过,由于个人投资者资金体量与险资差距大,业内人士提示不应盲目跟投。险资资金体量大,单只ETF波动对其整体组合影响小,而个人投资者资金量小,盲目重仓可能会承受较大波动风险。

有险资斥资6000万投资港股消费ETF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的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截至7月14日,该基金的第二大持有人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保险产品”,持有份额达6000.13万份,占场内基金总份额比例为26.31%。

该ETF追踪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基金经理为乐无穹。

借道该只ETF可布局热门消费股,这也是产品吸引持有人投入较多资金的重要原因。

国证指数官网显示,国证港股通消费指数的前十大重仓股包含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热门消费股。其中,泡泡玛特为指数的第一大权重股,权重为8.53%。老铺黄金为该指数的第五大权重股,权重为4.59%。

此外,该指数不纳入互联网企业,消费纯度更高,这也是其吸引持有人投入资金的另一重要原因。乐无穹认为,与中证港股通消费指数相比,中证港股通消费指数包含较多互联网企业,本质是“消费+科技”混合体。而国证港股通消费指数则更聚焦于真正做消费品的公司,更贴合新消费投资逻辑。

分析险资投资港股消费ETF的原因,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险资看重投资标的的长期稳定性与成长性,而港股消费ETF聚焦消费企业,与险资长期投资理念契合。另一方面,港股上市的消费企业具有稀缺性,能与A股形成互补,布局港股消费ETF有助于险资更完整地布局消费行业。

人工智能、A500等主题产品也受险资青睐

险资虽偏好稳健,但对于具备长期成长性的领域,也会积极布局。通过持有 ETF,险资既能分散单一标的风险,又能分享长期价值增长逻辑的领域的发展红利。

除港股消费板块外,人工智能板块也受到部分险资机构的青睐。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相关上市ETF的险资持有人持有总份额达7500万份。

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截至6月24日,富国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的前十大持有人中,包含三家险资。

其中,“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资金”为第二大持有人,持有份额为3500万份;“中韩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传统险”为第四大持有人,持有份额为3000万份;“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资金”为第六大持有人,持有份额为1000万份。

此外,中证A500赛道也受到部分险资的关注。

以国联安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为例,截至6月24日,该产品的第一大持有人为“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持有份额为2000万份,第二大持有人为“东海航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资金”,持有人份额为500万份。

此外,红利低波、自由现金流等以稳健为特色的赛道,也是险资偏好的领域。

截至6月11日,长城中证红利低波动100ETF的第二大持有人为“中国人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持有份额超1000万份。截至4月8日,建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保险产品为华宝自由现金流ETF的第五大持有人,持有份额达800万份。

险资投资ETF类型多元化

随着ETF类型的持续丰富化,险资投资ETF的类型也日趋多元化,已从早期以宽基ETF为主,逐步拓展至各类主题ETF。

对于人工智能等契合国家发展方向的新质生产力领域,险资也会积极布局,这一方面是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战略,另一方面是有助于通过分散布局优化自身的投资结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人士提示称,个人投资者切忌盲目跟随险资的标的进行投资。

一资深公募投研人士对记者表示,险资作为机构投资者,资金体量庞大,对于ETF产品的数千万投资规模往往只占据险资整体资产配置组合中的一小部分。因而即使单只ETF的净值在短期出现较大波动,险资的整体投资组合也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而个人投资者的资金体量与险资存在巨大差距,如果盲目重仓跟投,当市场波动时,投资者的自身投资组合可能会受到较大冲击。

(文章来源:财联社)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