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券商声誉风险管理新挑战与应对
财联社7月17日讯(记者赵昕睿)在社交媒体与AI技术渗透下,金融行业声誉风险管理被重构,券商面临数字化声誉治理考验。2024年券商行业因舆情风波声誉承压,2025年AI催生新舆情课题,AI在舆情领域具“双面性”。当前社交媒体影响力攀升,舆论生态环境复杂,对券商舆情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行业协会组织培训,券商内部强化全员舆情培训,完善管理机制,政策面规范密集落地,如中证协出台《实施意见》,修订券商执业声誉信息办法,监管层整治资本市场“小作文”,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若公司发生重大舆情事件,年度文化建设实践评估将受影响,进而影响业务拓展与盈利水平。
AI舆情的“AB”面,既是工具也是变量
从业人员工作争执、公司合规意识欠缺成券商舆情焦点,2025年核心议题转向AI技术催生的新型舆情挑战。AI与社交媒体深度融合,内容生成和传播门槛降低,提升券商主动管控声誉风险难度。AI既是舆情加速器,也是风险缓冲器,在“制造”舆情方面,AI技术诈骗手段快速迭代;在“防范”舆情方面,多家券商凭借AI技术提升舆情风险管理。
AI时代下,券商面临舆情类型更为复杂
AI时代下,券商面对的舆情类型更为复杂,主要集中在八大类,如项目信息披露事故、高管变动引发的舆情、各业务板块收到监管处罚等。券商处理舆情需从是否影响客户观感、是否对行业生态或资本市场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两个核心维度判断。
研判下半年舆情风险,可参考防范建议
贝叶思咨询针对下半年舆情风险研判提出五方面防范建议,如对监管处罚引发的舆情风险建立全流程管理体系,关注业绩发布期声誉风险,关注员工与企业关系紧张引发的舆情风险,强化公司高管媒介素养,警惕个别媒体账号刻意抹黑引发的品牌声誉损伤。对券商而言,舆情治理挑战关乎多重维度考验。
(文章来源:财联社)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