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家族信托纷争:财富防火墙的挑战与机遇

网络 2025-07-15 23:50:46
期货学院 2025-07-15 23:50:46 阅读

  近日,一则媒体报道将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家族背后的隐秘纷争推向风口浪尖。在这起高达百亿的财产争夺战中,家族信托再度成为焦点。近年来,家族信托为何频现风波?如何让其真正发挥“防火墙”作用?这背后既有传承观念与法治的摩擦,也有专业性挑战。

  屡成财产纠纷焦点

  据媒体报道,三名自称为“宗氏子女”的原告在中国香港和杭州两地对娃哈哈新任掌门人宗馥莉提起诉讼,除股权继承诉求外,亦有一笔高达21亿美元的离岸家族信托牵扯其中。三名“宗氏子女”要求继续履行宗庆后生前承诺,即每人分得7亿美元信托资产。

  这场遗产纠纷暴露了家族企业传承中的资产分配难题,也让家族信托这一金融产品再度走进大众视野。家族信托以家庭财富保护、传承和管理为主要目的,提供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等定制化服务。

  从法律逻辑看,家族信托的核心是“资产独立”,一旦资产注入信托,便脱离委托人的直接控制,也能按预设规则实现精准的代际传承。同时,相较于传统的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家族信托在受益人的指定与变更安排上也更加灵活。

  但在现实案例中,家族信托安排与遗嘱矛盾点屡屡成为过往案例中的诉讼关键。平安信托家族信托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遗嘱的优势在于设立相对简单,但不涉及复杂的法律结构安排,且遗嘱执行过程有较多不确定因素。

  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悦也指出,法律优先认可已完成财产转移的信托条款。若财产已办理转移登记,则该部分财产独立于遗产范围,不纳入遗嘱分配;对于未完成转移的财产,仍依照遗嘱进行执行。

  但若委托人生前未完成信托架构的闭环,也未解决遗嘱与信托契约的效力冲突,这种模糊化处理让财产权益陷入了罗生门。业内相关人士表示,财富传承需要建立在清晰的法律框架、明确的权利划分之上。

  “内外之差”

  在我国,家族信托的发展历程虽短却迅速。2012年,随着平安信托的首单落地,家族信托元年正式开启。截至2025年6月,我国家族信托规模约为7900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2.85倍。

  信托从业人士柏托(化名)表示,早前国内信托业务主要以资金型底层资产为主,如今,资产类型已走向多元化,保险金信托占比增大,成为主流财产类型之一,企业股权纳入家族信托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与国内家族信托仅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不同,家族信托这类产品在欧美已有较长的历史,较为典型的案例便是美国的洛克菲勒家族。

  在现实中,部分企业主出于保障海外资产传承等原因,也会考虑离岸家族信托,但境内金融机构的家族信托与离岸家族信托所使用的法规、监管也存在明显差异。

  对此,王德悦表示,核心差异在于法律和运作模式上。一是在资产隔离方面,境内信托隔离效果易被“击穿”,而境外信托则依托离岸地法律实现彻底独立;二是在法律适用方面,境内信托遵循成文法,涉外信托则需协调冲突法;三是在监管环境方面,境内信托要求强制持牌机构受托,境外离岸架构则无登记要求且享受免税待遇。

  如何避坑?

  作为高净值人群眼中的“财富防火墙”,家族信托如何才能真正实现风险隔离?业内专家指出,合规设立与规范运行是防范信托被击穿的关键。

  例如,从俏江南创始人张兰家族信托争议事件可见,其核心在于委托人对家族信托财产的过度控制。张兰早年为实现资产的长期规划设立了家族信托,但在运行期间,张兰作为信托委托人,并未遵守信托财产独立管理的原则。

  “高净值客户需摒弃‘设立信托即资产自由支配’的误区,尤其在非唯一受益人的情况下,更要严守信托规则。”柏托强调。

  平安信托家族信托业务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家族信托存在设计缺陷、资金来源不合法等问题,海外家族信托也可能面临被击穿的风险。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喻智指出,家族信托“击穿”本质是设立环节不合法、不合规或存在瑕疵,导致风险隔离功能失效。

  针对如何筑牢家族信托“防火墙”,业内专家给出系统性建议。首先,需确保设立基础合规,财产来源必须合法清晰;其次,优先选择正规持牌信托机构;最为关键的是避免控制权过度保留。

  王德悦特别提醒,设立过程中需重点防范三大风险:税务合规风险、控制权滥用风险以及受益人条款僵化风险。

  从行业发展趋势看,家族信托正迈向多元化与功能复合化。柏托表示,未来信托资产类型将从现金扩展至股权、房产、保单等多元形态,功能也将从单纯财富隔离,升级为融合家族治理、后代教育、慈善传承的综合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