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海洋经济:从大港向海洋中心城市迈进
巨型货轮停靠在码头,岸边集装箱堆起层层“高楼”,宁波舟山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超300条航线通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宁波坐拥超800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超过1500公里海岸线、600余个海岛,海洋基础优势突出,但存在“大港小航”、海洋科创能力不足等问题。
宁波此前经济增长优势在制造业,未来更大的发展增量在海洋,国务院批复《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明确现代海洋城市功能定位。

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三,但航运服务业方面存在短板弱项,宁波提出具体规划“补短板”。
2025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航运服务业发展,大力建设高能级航运服务集聚区,创建宁波航运数智化服务平台。
近年来,宁波市海洋经济规模持续稳步扩张,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为2754亿元,占宁波GDP比重达15.2%,但与国内头部海洋城市相比仍有差距。
《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至2025年,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格局地位初步确立,宁波要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宁波的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延伸到上游生产制造环节,宁波建成全国最大海缆和风电铸件生产基地。
与青岛、广州等海洋城市相比,宁波的海洋科技资源布局分散,2025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等。
宁波大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等超20个涉海科研机构坐落在宁波,涉及海洋装备、海洋新材料等多个领域,但科技创新关键在人,宁波需要补上人才短板。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