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氢氨项目:规模化、商业化探索之路

网络 2025-07-15 07:15:29
期货学院 2025-07-15 07:15:29 阅读

  走进赤峰高新区元宝山产业园,一排排管道纵横交错,超大型储氨瓶屹立,与远处的风力发电机交相辉映,这是全球最大的绿色氢氨项目。

  近期,远景科技集团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远期产能规划达152万吨。同日,该项目首罐绿氨发车,获必维国际检验集团的ISCC可再生氨证明。

  全球范围内多个绿色氢氨项目正迈向规模化、商业化新阶段。7月8日,大安吉电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进入尾声,预计7月下旬产出首批绿氨,总投资额达59.56亿元。

  绿色氢氨项目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再生成氢氨。许多大型项目规划了配套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如沙特NEOM项目将建设4GW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场。

  远景科技在赤峰的项目采用离网可再生能源系统,实现能源自给自足。这种离网运行模式对偏远地区尤为重要,可降低对电网的冲击,提高能源自主性。

  “绿色石油也就是绿色氢氨醇,也是绿色化工、航运、钢铁等工业所需要的主要脱碳形式。”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表示。

  适应新能源“波动”

  合成绿氨的技术难度在于如何针对上游波动的可再生能源进行动态调整。赤峰项目采用微电网绿电直连,实现风光储与氢氨醇生产的动态耦合。

  然而,离网运行也带来挑战,主要是如何平衡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与电解槽及氨合成工艺对稳定电力供应的需求。

  远景氢能总工程师张健表示,氢氨合成环节针对上游波动的可再生能源适配,化工成为电力的主动参与者与稳定器。

  为了平抑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一些创新的储能技术也开始在绿色氢氨项目中得到应用,如远景赤峰项目采用的“液氮储能”技术。

  商业化处于探索阶段

  尽管绿色氢氨制备技术已在实践中证明可行性,但绿氨商业化还处于早期探索阶段,需解决场景应用和成本问题。

  绿氨有四个应用方向:农业、化工、能源。氨在常压下冷却或加压常温下为液态,方便长距离运输,被认为是未来的零碳燃料。

  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称,油的形态永远会成为能源世界一个重要的形态。远景在航运业、发电领域、化工企业、钢铁行业脱碳找到了市场应用。

  赤峰项目投产后,远景将以该基地为基础,研究高效电解水技术等有关技术,逐步形成以绿氢为中心的氨醇联产大型生产基地。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