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加速发展,技术验证与资本化同步迈进

网络 2025-11-05 09:21:10
市场资讯 2025-11-05 09:21:10 阅读


  据科技日报报道,11月4日,星河动力在山东海阳成功完成智神星一号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此次试验是继近期该火箭二子级动力系统试车圆满成功之后的又一关键进展,标志着智神星一号大型地面试验全部完成,具备首飞条件。据悉,智神星一号计划于2026年在发射任务中开展轨道级回收试验验证,这一商业航天的重要进展备受瞩目。

  技术验证与资本化同步提速

  商业航天是指以市场为主导、采用商业化模式开展的航天活动,旨在通过企业主导、市场竞争和盈利驱动,提供航天产品、技术或服务,实现可持续盈利。它涵盖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卫星应用等多个领域,是当前科技发展的热点方向。

  (来源:东吴证券研报)

  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高速发展,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来,行业进入高密度发射期。10月11日,引力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0月16日,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发射升空;10 月 17 日,千帆星座第六批组网卫星以“一箭 18 星”方式成功发射,在轨卫星数量增至 108 颗;10月19日,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

  国内民商火箭公司在资本化方面亦动作频频。9月18日,星际荣耀完成D+轮融资首批资金7亿元交割;9月28日,星河动力完成D轮融资,融资总额共计24亿元;10月9日,天兵科技宣布完成近25亿元Pre-D轮和D轮新增融资。相关企业的IPO步伐也明显加快,10月22日,星河动力完成IPO上市辅导备案,其余完成IPO辅导还有蓝箭航天、星际荣耀、中科宇航等多家企业。种种迹象表明,商业航天正从技术验证加速迈入资本化、规模化发展新阶段,航天产业迎来新机遇。

  分析人士认为,种种迹象表明,商业航天正从技术验证加速迈入资本化、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头部企业上市将带动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设备等全产业链发展,形成“国家队+民企”协同格局。

  顶层设计支撑机构看好行业前景

  在政策层面,近年来,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

  2024年、202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提及“商业航天”。日前公布的四中全会公报,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更是新增“航天强国”表述,继“新增长引擎”后,商业航天地位再度提升。此外,“十五五”规划建议中也提到,要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商业航天作为其中重要一环,投资机遇凸显。

  兴业证券指出,政策表述上,“航天强国”与制造强国等并列,标志着航天产业已上升至国家战略核心层面。而要实现“航天强国”目标,发展商业航天将是必经之路,有助于促进航天活动从“任务驱动”向“需求牵引”转变,推动产业规模升级发展。目前,我国商业航天正处于发展突破阶段,万星规模的“星网”和“千帆”星座均已启动组网建设,产业发展有望迎来重大加速拐点。根据两大星座组网规划“十五五”期间运载火箭发射次数和卫星需求将有显著提升,建议关注运载火箭和卫星制造环节业务机遇。

  东吴证券预计,到2030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达到7.8万亿元。万亿蓝海市场下,商业航天投资机遇可期,对标美国SpaceX2016-2025十年间市值增长约40倍至4000亿美元,国内商业航天核心产业链环节亦有望孕育出百亿甚至千亿估值的本土龙头。

  东兴证券也认为,商业航天将成为“十五五”时期推动新质生产力和科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朱雀三号与天龙三号火箭如果顺利完成首飞任务,意味着两者将成为国内卫星互联网主力发射火箭,2026年国内卫星互联网将进入大踏步发展阶段。

  多只绩优概念股获融资客加仓

  东方财富概念板块显示,目前A股市场共有169只商业航天概念股,包括超千亿市值的鹏鼎控股,中国卫通、中航光电、中国卫星等3股总市值超500亿元。

  今年以来,商业航天板块指数大涨四成,相关概念股也表现活跃,板块内超九成个股的股价实现上涨。其中,今年登陆北交所的星图测控区间涨幅居首,和而泰、华光新材、新雷能等年内股价涨超100%,智明达、航天智装等多股也接近翻番。

  智明达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12亿元,同比增长145.16%;归母净利润为0.82亿元,同比大增995.37%。太平洋证券指出,年内公司获得研发新项目数152个,其中商业航天类项目同比增长较多。此外,随着国防信息化建设的加速推进,重点领域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将不断提升,嵌入式计算机作为高科技装备的智能核心,将迎来需求快速增长的重大发展机遇期。

  就业绩层面看,超半数商业航天概念股前三季度净利实现了正增长(含扭亏为盈),其中,楚江新材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55亿元,同比大增2089.49%;硕贝德以1290.66%的净利增幅位居次席。三季报净利同比增幅超50%的商业航天概念股共有42只,其中同比大幅扭亏的包括航天科技、智明达、华丰科技、博云新材、泰豪科技等十余股。

  值得注意的是,多只商业航天概念股近一个月来获得杠杆资金的青睐,其中多股业绩显著增长或回暖。和而泰区间融资净买额达5.69亿元,公司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七成;中国卫星近一个月获融资客加仓5.27亿元,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净利同比大增的楚江新材,其融资净买额也有4.63亿元;航天科技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9489.27万元,上年同期亏损逾1000万元,近一个月,杠杆资金对其加仓2.57亿元。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