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原油供需调整,原油期货价格易跌难涨

网络 2025-10-21 08:20:41
市场资讯 2025-10-21 08:20:41 阅读

  当前全球原油供需结构正经历深度调整,供应宽松与需求疲软的矛盾日益凸显,原油期货市场备受关注。同时,中美经贸摩擦升温诱发避险需求增加,风险资产遭到削弱。近期中东地缘层面持续降温亦进一步强化了油价的空头趋势。

  在多重利空因素共振的背景下,上周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呈现单边弱势下行的走势。其中,国内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价格最低下探至433元/桶,当周累计跌幅达6.23%,期价呈现易跌难涨的格局。

  从供应端看,国际层面的增产压力是主导本轮油价下行的核心因素。数据显示,OPEC+自2025年4月起逐步放弃减产策略,转向“增产保份额”的竞争性策略。10月初,OPEC+决定11月继续增产13.7万桶/日,与10月增幅持平,此举被视为旨在寻求更大的市场份额。虽然本月初OPEC+调增产能幅度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50万桶/日,且明显弱于8月、9月的54.8万桶/日,但是增产趋势尚未扭转。这意味着自9月底取消220万桶/日自愿减产后,OPEC+正稳步推进第二阶段增产计划,四季度日均新增供应量预计将超过43万桶。

  从OPEC实际产出来看,增产强预期得到兑现。与此同时,沙特、伊拉克等主要产油国维持高位出口,沙特原油出口稳定在900万桶/日,伊拉克也保持在400万桶/日水平,中东地区整体供应充裕。

  值得警惕的是,非OPEC+国家的产能扩张进一步加剧了供应过剩。以巴西、圭亚那为代表的南美产油国产量持续攀升,美国页岩油展现出惊人韧性。截至2025年10月10日当周,美国原油日均产量1363.6万桶,周度略微增加0.7万桶/日,同比大幅增加13.6万桶/日,逼近历史峰值。尽管高盛等机构预测2025年原油均价或仅63美元/桶,对页岩油盈利构成压力,但当前产量并未出现显著收缩,反而在技术进步和成本优化下维持增长,形成“低价高产”的反常局面。此外,尽管地缘冲突持续——俄乌冲突未解、伊朗面临制裁升级风险,但其对油价的支撑作用已明显弱化。市场对供应中断的担忧被持续释放的产能对冲,地缘溢价逐步消退,原油期货市场更多回归基本面定价。

  需求端的表现更为疲软,成为压低油价的另一只“无形之手”。随着北半球夏季出行旺季结束,全球炼厂进入季节性检修周期,工业与交通用油需求明显回落。据统计,截至2025年10月10日当周,美国炼厂开工率暴跌至85.7%,周度大幅下滑6.7个百分点,环比大幅减少7.6个百分点,同比小幅下滑2.0个百分点。亚洲市场同样不容乐观,截至2025年10月17日当周,中国主营炼厂开工率降至73.48%,山东地炼更是维持在54.95%的低位水平。这不仅抑制了原油加工需求,也导致成品油库存压力上升。在需求季节性转弱拖累下,近期美国商业原油库存结束去化,步入累积阶段。据统计,截至2025年10月10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不包括战略石油储备)达4.24亿桶,周度大幅增加352.4万桶,较去年同期小幅增加323.5万桶。

  在此背景下,国内原油期货的定价逻辑也发生显著变化。过去依赖地缘风险溢价和OPEC+减产支撑的“成本+溢价”模式,正逐步转向“供需+库存”驱动的基本面定价。国内原油期货价格与WTI、布伦特的联动性进一步增强。同时,国内炼厂利润空间收窄,加工积极性不高,导致对高成本原油的接货意愿下降,进一步抑制了内盘价格的反弹动能。原油期货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

  综上所述,近期国内原油期货的弱势运行,是全球供需结构重塑的必然结果。供应端的“大放量”与需求端的“慢恢复”形成鲜明对比,地缘风险的边际影响减弱,市场重回基本面主导。在无重大突发事件干预下,基于油市供应过剩的考量,预计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或延续易跌难涨的格局,重点关注库存、政策与地缘三大变量的动态演变。(作者单位:宝城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