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加速:多地出台新政,授权运营模式创新助力数字经济
对公共数据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关键环节。三季度以来,北京、上海、山西、浙江、新疆等围绕公共数据资源出台了新政策(包含征求意见稿),为数据要素流通提供了制度保障。
例如,8月21日,新疆数字化发展局于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实施细则(试行)》,规范数据登记流程。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数据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多地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有助于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释放公共数据价值的同时也能为企业数据、个人数据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具体看,地方多点发力挖掘公共数据价值,比如规范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工作、提升公共数据质量、打造统一的数据基础设施等。其中,数据授权运营成为核心抓手,通过明确应用场景的价值导向,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制度建设、价格形成、收益分配等诸多环节。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晓华指出,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明确应用场景的价值导向,有利于确保投入产出比最大化。
公共数据资源的授权运营也受到不少地方的重点关注。以浙江为例,浙江省数据局起草的《浙江省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管理办法(修订版)》(公开征求意见稿)内容翔实、针对性强,其不仅对实施机构、运营机构、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等的职责分工进行了界定,也对技术安全、应用场景提出了要求,明确指出“授权运营的应用场景具有重大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
授权运营是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环节之一。对此,顶层设计已给出明确指引。2024年10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提出,结合实际采用整体授权、分领域授权、依场景授权等模式,授权符合条件的运营机构开展公共数据资源开发、产品经营和技术服务。2025年1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发布的《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规范(试行)》进一步细化了授权运营模式,包括整体授权、分领域授权或依场景授权等。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整体授权是指主管部门将跨部门的公共数据资源整体授权给符合条件的运营机构进行治理和开发;分领域授权是指相关部门按照统一规则,依据不同行业或领域的数据特点,将行业数据授权给相应的运营机构,以便针对性地开发数据资源;依场景授权是指面向特定应用场景,将一定规模的公共数据资源授权给相应运营机构,由运营机构针对具体业务需求进行数据整合与利用。
“公共数据资源的授权运营模式是我国的创新之举。三种模式各有优势,分别适配产业基础不同、发展需求不同的地方,各地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欧阳日辉表示,三种模式并非完全独立,为更好赋能产业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各地可混合使用不同模式,也可对其他授权运营模式展开多维探索。
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经过授权运营的公共数据资源已在精准医疗、低空巡查、智慧农田建设等方面实现应用,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陈晓华建议,各方应进一步优化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质量,强化公共数据资源面向应用的供给能力,同时抓紧探索合理有效的收益分配机制,使公共数据资源真正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活水源泉”。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