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钢铁中报:盈利改善显著,行业趋势向好
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有22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其中,12家上市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均实现100%以上的增长,这一强劲的钢铁业绩表现引人注目。值得注意的是,这12家公司中,有11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出现下滑。
例如,天津友发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8.88亿元,同比减少5.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加160.36%,展现出钢铁行业盈利改善的积极信号。
对于2025年上半年部分钢铁上市公司营收下滑但盈利改善的主要原因,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陈雷鸣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原料成本显著下降,利润空间扩大;行业自律控产稳价;产品结构优化与高端化转型。例如,2025年上半年,钢铁行业高附加值产品(汽车板、电工钢、海工钢、核电钢等)占比进一步提升,行业整体高端产品占比达到35%至40%,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3%至5%。其中,新能源汽车用钢、电工钢等细分领域增速显著。新能源汽车用钢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5%至20%,占汽车用钢总需求的40%以上。”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也指出,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原料价格下降带动成本下滑,且在抢出口效应带动下,钢铁行业利润持续好转。从全年形势来看,钢铁供需关系有望阶段性反弹,钢铁行业盈利仍有改善空间,为钢铁行业未来发展注入信心。
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钢铁分析师赵泽泽进一步分析,上半年铁矿石、焦煤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截至6月30日,62%澳粉指数报93.55美元/干吨,较年初下跌7.28%。同期焦炭价格指数跌幅达31.46%,低硫主焦煤下跌19.70%。此外,企业通过自律生产,使得供需压力有所减弱,为钢价提供一定支撑。部分企业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低库存运营效率,实现了利润的扩大。
长期来看,产业集中度提升、促进高质量发展是未来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产品结构与成本优势的钢企将受益,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将更加凸显,引领钢铁行业迈向新高度。
陈雷鸣分析,下半年钢铁市场将呈现“峰回路转”的态势,预计价格高点可能低于去年同期,但是,行业整体有望迎来转机。全年来看,行业能否真正走出困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量控制的实际效果以及国内需求,特别是制造业需求复苏的力度和持续性。这一观点为钢铁行业下半年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具体到企业来看,陈雷鸣认为,在降本增效、结构优化、产品升级、绿色发展和数智化转型等方面走在前列的企业,有望在行业格局优化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并实现更好的盈利表现,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佼佼者。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