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调整长护险政策标准
上海发布官微消息,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今天(8月25日)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按照市委部署,加快推进上海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此举旨在提升农业效率;同时调整长护险相关政策标准,更好满足失能老人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服务质量有望提升。
鼓励、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龙头服务企业,立足各区域特点合理布局服务网点、配置服务资源
会议原则同意《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并指出,要以更大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鼓励、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龙头服务企业,立足各区域特点合理布局服务网点、配置服务资源。要以更大力度强功能、拓应用,突出强链延链,推动服务范围向农业生产全链条延伸,突出智慧应用,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要以更大力度做好用地、金融等各类要素支撑保障,进一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点用地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更好助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指导各养老机构对照更高标准,提升服务能力、改善照护条件、优化人员配置,强化护理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确保政策红利真正惠及保障对象,政策红利将进一步释放。
会议原则同意适当提高长护险养老机构照护费用支付标准并指出,适当提高长护险支付标准,核心目的是减轻养老机构中失能老人负担,让失能老人享受到更优质、更专业、更安心的照护服务。要确保惠民政策精准落地、发挥实效,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指导各养老机构对照更高标准,提升服务能力、改善照护条件、优化人员配置,强化护理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确保政策红利真正惠及保障对象。要力促产业发展,推动银发经济做大做强。继续发挥长护险“价值性购买”作用,引导、带动养老护理服务供给侧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鼓励支持经营主体进一步做深养老服务品牌、做大养老产业,持续拉动银发消费,推动民生保障和行业发展实现双赢,实现民生保障与行业发展齐头并进。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