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沃维克风电项目:中国绿色能源助力波黑可持续发展
疾风拂过群山,一座座风机如白色巨人迎风伫立,野马群肆意奔驰其间。在波黑西部利夫诺市海拔超过1200米的山地上,代表绿色能源潮流的风电正与山地生灵和谐共生。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中国电建)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84兆瓦伊沃维克风电项目,于2024年10月全容量并网,成为波黑规模最大新能源发电项目,年发电量2.59亿千瓦时,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4万吨,为当地能源结构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波黑专家感叹,这个项目体现中国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这一新能源项目得到波黑政府认可。2022年,项目公司荣获波黑“年度最佳外国投资者”奖。利夫诺市市长琼德里奇表示,风电场符合欧洲能源政策,更给利夫诺带来宝贵就业,此外该项目每年将发电收入的2.5%注入地方财政,成为持续反哺民生的共富源泉。
为波黑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方案
伊沃维克风电场是中企在波黑首个通过特许经营方式投资建设的能源项目,被列入2021年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成果清单。
波黑伊沃维克风电公司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营。公司副总经理王志强介绍,波黑多崎岖山地,路窄坡陡,而该项目风机轮毂高达100米,叶片长度67米,单台风机吊装总重约500吨,是目前波黑单机容量和总装机容量最大的风电场,施工面临严峻考验。
建设期遭遇6个月的罕见超长雪季,气温达零下15摄氏度,地表岩石坚硬如铁,地下却是遍布的喀斯特溶洞……如何在施工爆破中保证地下溶洞不坍塌?如何将巨型设备沿崎岖山路运上山?如何在狭小的山地平台吊装数百吨的设备?
王志强说,面对高海拔、喀斯特地貌、恶劣气候等挑战,许多在当地同行看来难啃的“硬骨头”被项目团队一一克服。最终以领先当地同类项目近一年的“中国速度”完成20台风机安装,从建设到并网仅用两年多。
“我们使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先进机组,配备新一代功率控制技术,不仅高效发电,还能稳定电网。”王志强说,配套的智能运维系统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实时监测与精准维护,项目顺利实施为中欧绿色产能合作积累可复制经验。
“白色巨人”与山地生灵和谐共生
利夫诺钦察尔山克鲁济高原上,生活着近千匹野马。每年都有各地游客慕名来此观赏,当地人更是把野马视作山里的邻居。
伊沃维克风电项目所在地正是野马群的栖息地之一。为了保护好野马的家园,项目建设前,团队邀请专业机构开展野马栖息地、鸟类迁徙、水质等评估,制定保护措施并长期监测。中国团队与当地野马保护协会携手合作,在施工中避开栖息地核心区,确保野马群活动不受干扰,并为野马群提供食盐、修缮饮水槽。
“我们力求将对生态的干扰降到最低。”伊沃维克风电公司综合管理部业务主管陈栋梁说,风机叶片的顶端均涂装了约5米长的红色标记,帮助鸟类识别避让,减少碰撞风险。
2022年以来,项目公司与当地学校和社区合作开展公益活动,不仅捐资赠物,也带领大家投身绿色环保事业:在利夫诺市卡拉乌拉小学举办“我家乡的风电站”绘画比赛和新能源科普课堂;每年与志愿者一起植树、清理塑料垃圾;邀请波黑特拉夫尼克国际大学新能源专业师生参观项目,介绍中国清洁能源技术装备和绿色发展理念。
“两山”理念为当地发展提供借鉴
“每到冬天,波黑一些城市常常经历严重的雾霾污染。”项目员工阿梅拉·佐尔尼奇坦言,长期依赖煤电的波黑面临高能耗、高污染的环境难题,加入欧盟的目标又要求其加快控制碳排放。
佐尔尼奇说,中国不仅带来先进的绿色技术,更带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伊沃维克风电场帮助波黑在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
波黑议会代表院副主席、亚洲友好小组主席马林科·查瓦拉说,从伊沃维克风电场到达巴尔水电站以及其他中企在波黑建设的清洁能源项目,这些惠民工程正改变着人民的生活,推动国家长久发展。
波黑经济学家加夫兰·伊戈尔强调,“两山”理念为波黑及整个巴尔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通过绿色合作项目,波黑可以学习中国将生态保护融入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