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零售药店行业负增长下的转型路径:创新药与多元化成突破口

网络 2025-08-21 02:30:53
市场资讯 2025-08-21 02:30:53 阅读

  轰轰烈烈扩张多年的零售药店行业,在2025年进入负增长。供给过剩的格局之下,今年一季度,3000家药店关闭退出市场,相比全行业近70万家的存量,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在行业转型期,药店正通过创新药合作和多元化经营探索新路径,以满足居民对健康服务的深层需求。

  在硬币的另一面,中国居民对好医、好药和健康的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实体药店的价值依然巨大。在从“卖货品”到“卖健康”的思路转变下,行业积极拓展价值点,寻求新的进化方向。例如DTP药房通过专业服务提升患者体验,生物制品销售逆势增长17.7%,成为转型突破口。

  负增长正式来袭

  “这两年,关店将是一个常态,我们有可能回到2018年,当时全行业是50多万家药店。”益丰药房董事长高毅在近期召开的2025西普会(CPEO,健康产业生态大会)上表示。中康科技商用数据事业部总经理廖洪惠介绍,零售药店增长的拐点在2024年四季度已经出现,至2025年第一季度,药店总量已经跌破了70万家大关,正式进入了负增长阶段。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药店净减少约3000家。而在过去的7年里,中国零售药店数量增长幅度为50%。

  零售药店规模由盛转衰,缘于蛋糕的缩小。2024年全国药品全终端市场规模2.03万亿元,同比增幅仅0.9%,廖洪惠预判,今年全终端的药品销售规模预测为1.97万亿元,将出现近年来的首次下跌,线下零售药店环节因客流的减少而承受更大压力。非药市场中,去年各品类销售全线下跌,也压制了零售药店的业绩表现。

  缩小的蛋糕,加大了竞争激烈程度,挤压了利润空间。2024年,8家上市药房营收增长中位数仅4.7%,利润变动中位数为同比下滑32.9%。今年一季度,8家公司的营收、净利润中位数双双走低。部分上市零售药房对开店开始“踩刹车”,也有部分头部药房计划通过扩大加盟比例,实现市占率的提升。统计数据中,门店出清的主要是中小型连锁药房。中康科技统计显示,2025年一季度,百强连锁集中度已经提升至53%,TOP30企业市占率有所提升。

  一季度,保有门店1.47万家的益丰药房净增门店仅10家,作为对比,2022年至2024年,益丰药房的新增门店数分别达到2816家、3196家、2512家。一季度益丰药房也加大了加盟门店的比例,新增门店中加盟店占比超过七成。保有门店数量超1.65万家的大参林表示,行业进入整合期,公司将进一步加快加盟业务的开展,吸纳希望在合规经营下提升盈利能力的中小连锁店及单体店加盟,利用加盟模式推动弱势区域的市占率以及品牌影响力提升,反哺直营业务,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有上市药房高管直言:“我们不可能将所有亏损门店都关掉,只有那些商圈环境变化、扭亏无望的才会关掉,但凡评估有扭亏希望的店就不能关。另外,周边竞争对手多的店也不能关。”

  创新药带来机遇

  中成药销售下滑3.6%,医疗器械下滑19.0%,保健品下滑19.3%……2024年零售药店各品类的销售规模普遍走低。但是生物制品的销售规模却大涨17.7%,这一领域的强势增长,为行业转型指明了一条路径。在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正跻身全球创新药重要市场。对于药店行业而言,DTP(直接面向病人)市场也受益于这一趋势,进入扩容期。中康科技统计显示,2024年DTP市场销售规模达893亿元,同比增长17.2%。除了总规模走高,在高价值品种的驱动下,DTP药房的客单和单店销售规模也都出现上升。

  DTP药房是在医药分开政策的背景下产生的。DTP的英文为Direct to Patient,意为“直接面向病人”,即患者在医院开取处方后,药房根据处方以患者或家属指定的时间和地点送药上门,并且关心和追踪患者的用药进展,提供用药咨询等专业服务。在这一模式下,连锁药房丰富的网点、高效专业的物流展现了极大的价值。在2025西普会上,不少过去关注院内渠道的创新药企高管首次来到会场,希望打通与零售药店旗下DTP药房的合作渠道。

  “药店(业绩)虽然出现了下滑,但实际上老百姓对好医、好药的需求并没有被满足,而且需求变得更加多元,更加注重体验感和个性化,也更加注重质价比。”齐鲁制药副总经理孙英侠在会上表示。齐鲁制药过往以院内处方药为主,但有患者在医院首次开药之后,后续在药店找不到齐鲁制药的产品。“这是我们面临的现状,面对一系列的政策变化,需要院内、院外做好协同,向患者提供全周期的医药服务。”孙英侠在会上向零售药房发出呼吁。廖洪惠分享的一组慢病患者购药期待调研数据显示,慢病患者购药的过程中,期待用药指导的比例超过了85%,期待疾病认知科普的超过75%,期待药事服务的超过55%,期待健康管理服务的超过35%。

  多元化也是选择

  除了创新药企,有意与转型中的零售药房合作的,还有美妆、保健品等各个领域的企业。上海百雀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CEO李衡分享了其在日本的观察。“日本的药店存在以妆带药、以食带药、以专业治疗带药等多种模式。”在李衡看来,药店可以往美妆、生活美容和医美诊所三条细分赛道延伸,市场容量达到万亿级别。安琪纽特近年来也着力开拓OTC零售药店渠道。该公司开发并推广的酵母蛋白粉产品,作为蛋白类营养补充剂,在2023年底获列入新食品原料目录。安琪纽特副总经理兼OTC大区总经理王群告诉记者,零售药店下沉的渠道,对公司开拓“一老一小”市场特别有价值。

  高速发展积累下近70万家门店网络,意味着在我国,平均每一家药店的服务可能覆盖的人数为2000人——这是世界范围内少有的密度,也是连锁药房的最大财富。在高毅看来,在不增加人力、房租的条件下,药店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比如在店内进行大健康药品和非药品的陈列和销售,开拓线上大健康产品的非药销售,还可以在线下通过道具、图文等方式去影响消费者。无论是拥抱创新药企走向专业化,还是联合美妆、保健品甚至宠物用品试水多元化,零售药房的发展逻辑,将从以“卖货为中心”转为“以健康为中心”,这已成为各家零售药房企业的共识。“旧格局的打破已成定数,新格局形成仍需时间。随着健康需求持续增长、药品供给端创新升级,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环境在倒逼行业主动进化。”中康科技董事长、西普会大会主席吴瀚表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