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促消费政策:服务业与个人消费贷款贴息齐发力

网络 2025-08-13 08:15:23
市场资讯 2025-08-13 08:15:23 阅读

金融促消费再迎政策利好。8月12日,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三部门同步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两项措施落地,标志着贴息政策“组合拳”正式启动。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聚焦餐饮等8类消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为中央首次实施,直接面向消费者,降低消费信贷成本。

两大贴息“礼包”同步落地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提出提振消费。2025年3月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为落实部署,财政部牵头制定两项贴息政策,7月31日经审议通过。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对贷款设定条件,期限为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签订合同且资金发放的,按本金贴息,需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等。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首次实施,支持对象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实际用于消费的贷款,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等。

年贴息比例均为1个百分点

当前金融市场环境下,经营贷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态势不同。两项政策贴息资金承担主体及比例一致,年贴息比例均设定为1个百分点。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财政部门按本金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单户最高可达100万元。个人消费贷款层面,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

两项政策经办机构有所不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经办银行为21家全国性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经办机构分为三类。

严禁使用贷款资金套利

7月31日政策官宣后,银行迅速响应。8月12日,农业银行等发布公告表示,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分别从供需两端发力提振消费。贷后资金规范使用是关键,严禁用于房地产开发或投资等套利活动。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贷款经办机构需审核借款人账户交易信息,识别消费部分,汇总计算财政贴息金额并扣减。

在董希淼看来,经营主体要确保贷款资金用于合规经营活动,居民申请消费贷款应用于合理消费,不得违规用于投资理财等用途。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