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联手整治互联网医疗科普乱象

网络 2025-08-04 21:50:20
市场资讯 2025-08-04 21:50:20 阅读

  新华财经北京8月4日电(记者李恒、董瑞丰)虚构病例、夸大效果,假科普、真带货……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将迎来更大力度整治。

  近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明确要求“自媒体”账号对发布转发医疗科普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负责,严禁无资质账号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内容,严禁违规变相发布广告。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在发布会上表示,有的“网红医生”把医疗科普当作牟利工具,还有的通过夸大治疗效果、虚构病例、杜撰故事等手段误导公众、敛财牟利。

  医疗科普不能是“流量生意”,科学传播容不得“江湖忽悠”。为医疗科普信息“立规矩”,通知给出“硬答案”。网站平台应进一步完善医疗“自媒体”账号资质认证工作,分类开展账号资质核查,并在账号主页显著位置强化认证信息展示。

  同时,网站平台应进一步强化医疗科普领域认证材料的真实性审核,对证件、单位证明的时间期限、落款部门等明显可核查的情况,需严格比对核查。

  资质有了,内容源头也得“溯清”。引用转载专业医疗科普内容等需严格标注信息来源或生成合成内容标识。

  网站平台应明确告知“自媒体”账号不得变相发布医疗广告。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的,不得在同一页面或者同时出现相关医疗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地址、联系方式、购物链接等内容。

  根据新要求,网站平台应坚决清理传授无底线蹭流量打造“网红医生”等违法违规信息。对存在不按要求或虚假标注信息来源等问题的账号,要依法依约采取梯度措施。

  给医疗科普戴上“紧箍咒”,不是要给科学传播“刹车”,而是为了让真知识跑得更远。通知同时要求:持续加大中西医相关医疗科普知识供给力度。

  生命至上!健康中国的大厦,容不得假科普的“砖”。

(文章来源:新华社)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