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赛道资本热潮涌动,技术路径与商业模式待考

网络 2025-07-21 13:10:23
市场资讯 2025-07-21 13:10:23 阅读

  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赛道的资本热度仍在持续。7月21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众擎机器人宣布已于近期连续完成Pre-A++轮与A1轮两轮融资,累计金额近10亿元人民币。

  其中,A1轮融资由京东集团领投。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众擎机器人,这是京东短期内出手领投的又一家人形机器人公司,近期领投的还有逐际动力。

  据公开信息,众擎机器人此轮融资的投资方阵容呈现出显著的“产投”背景。其Pre-A++轮投资方为小鹏汽车作为基石出资人发起的星航资本。A1轮除京东领投外,还包括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银泰集团等产业方,以及华控基金、达晨财智旗下国晨基金、黄浦江资本等财务投资机构。此外,中东资本、国香资本等老股东也在此次连续融资中进行了增持。

  在具身智能赛道融资火热的当下,众擎的融资并非孤例。进入2025年以来,资本正密集流向该领域。据不完全统计,仅上半年,国内已有十余家机器人相关企业获得新一轮融资。资本的集中涌入,尤其以深圳等地为代表,已催生出初具规模的“机器人谷”产业集群。根据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的数据,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已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

  然而,在同一股资本热潮之下,各路玩家所选择的技术路径与商业模式差异显著,行业呈现出高度多样化的探索形态。产品形态上,众擎机器人、逐际动力等聚焦于研发高动态性能的双足或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而普渡科技、云鲸智能等则选择更为务实的迭代路径。商业模式上,除了专注整机产品的公司外,产业链上游的“核心赋能者”也吸引了大量资本,如帕西尼感知科技、跨维智能等。

  即便是在同样选择“造人”的整机企业中,其商业化切入点也各不相同。以深圳为例,数字华夏将赌注押在仿生面部交互上,而智平方则更信奉“AI大脑”的力量。在资本热捧的另一面,是整个行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如强大的认知智能与相对孱弱的物理执行能力之间的矛盾。众擎此次融资信息坦承具身智能技术在To B落地时面临的四大核心挑战。

  面对上述难题,众擎机器人方面称,其应对策略包括采用“硬件开源+生态分润”的商业模式,在技术上计划融合传统运动控制与强化学习算法。同时,公司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前完成产能爬坡,提升交付能力。对于资本为何在此时密集下注,星航资本管理合伙人袁兵表示,“人形机器人是继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后的下一代颠覆性终端。”总体来看,当前的人形机器人行业,呈现出资本加速涌入与技术路径、商业模式高度不确定性并存的局面。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